缩略图

小学语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评价机制构建与实施策略优化探究

作者

张春孟

吉林省敦化市大蒲柴河镇中心小学 133700

引言:小学语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新型学习组织形式,突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学习体验,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然而配套评价机制滞后于实践发展制约任务群实施效果。探究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深入分析评价机制构成要素与功能属性,诊断现行评价体系问题探索优化策略与实施路径,期望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科学有效开展,推动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评价机制要素分析与功能定位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评价机制构成要素主要包含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等多个维度,从主体角度审视既包括教师作为专业引导者进行评价,又涵盖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以及家长、社区等外部力量参与评价,形成多元评价主体格局。评价内容方面,既关注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更重视学习过程中思维发展、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全方位表现,突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评价标准建构上打破传统单一绝对标准,建立个体差异化、阶段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侧重学生进步幅度与发展潜力挖掘,评价方法运用上整合考查测试、观察记录等多样手段,获取全面客观评价信息,评价工具设计上创新运用电子档案袋、成长记录册等多元工具,为精准评价提供支撑。

评价机制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诊断反馈、激励导向、调控改进及发展促进四个方面,诊断反馈功能表现为通过科学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状况准确把握知识掌握程度与能力发展水平,为后续学习提供针对性指导。激励导向功能体现为基于学生实际表现给予恰当评价与积极引导,激发学习兴趣与内驱力培养自信心与成就感,调控改进功能期望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反思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调整任务群结构与难度梯度优化教学策略与资源配置。发展促进功能则强调评价结果运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评价机制问题诊断与方案设计

现行小学语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评价体系存在诸多亟待解决困境,表现为评价标准单一化、评价内容结果导向等多重问题,评价标准单一化体现于过分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点多少及背诵记忆能力,忽视语文学科思维品质培养与创造性表达,评价内容结果导向突显为侧重任务完成结果评定,轻视学习过程中思维变化与情感体验。评价主体教师主导表现为学生自评互评沦为形式,家长参与渠道受限多元评价主体难以形成合力,评价方式形式化则体现于过度依赖试卷测试与简单问答,缺乏针对拓展型学习特点设计情境化评价方法。针对这些问题需构建多维度评价标准体系,兼顾知识技能、思维发展等全方位要素,完善过程性评价机制关注学习全过程表现与能力生成,健全多元评价主体协同机制明确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家长配合评价职责。创新评价方法手段,整合观察记录、作品分析等多种形式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建立评价反馈应用闭环,确保评价结果转化为教学改进行动与学生发展指导。

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实施为例,创新评价机制应用实践体现为:围绕探究植物繁殖方式核心任务,设计包含课内阅读理解、课外观察记录、小组合作探究、创意表达分享四个子任务环节,构建相应评价体系。课内阅读环节采用阅读检测单与思维导图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理解程度与思维建构能力,课外观察记录环节使用观察日记评价法,每位学生选择一种植物进行为期一周观察记录植物繁殖特点,教师通过观察日记评价学生观察能力与发现问题能力。小组合作探究环节运用小组互评表与教师观察量表相结合方式,重点评价学生资料搜集、信息分析等关键能力,创意表达分享环节则采用作品展示评价法,学生通过绘画、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创意呈现植物繁殖方式,全班共同参与评价关注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评价机制策略优化与路径探索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评价机制策略优化应着力构建多维立体评价体系,围绕学习全过程实施动态监测与科学评估,建立学习过程监测机制,通过设置关键观察点记录学生参与状态、思维轨迹等动态表现,形成学习全景图。完善阶段性评价节点设计,针对任务准备、实施、反思三阶段制定相应评价标准与工具,实现目标达成度检测,创新评价方法策略,整合档案袋评价、展示交流评价等多元手段全面捕捉学生能力表现、强化评价主体协同互动,明确教师、学生等不同主体评价权责,建立交互评价平台与沟通机制,优化评价反馈应用路径确保评价信息及时转化为具体学习建议与改进措施,形成评价- 反馈- 改进- 再评价良性循环。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为例,评价机制优化实践体现为:围绕感受童话魅力,培养人文关怀核心目标,设计阅读感悟、角色体验、主题探究、创意表达四个子任务构建相应评价体系。阅读感悟环节采用情感地图评价法,学生用不同颜色标记文本中引发情感波动点,绘制情感曲线,教师评价学生阅读理解深度与情感体验。角色体验环节运用角色日记评价方式学生撰写小女孩或路人日记,通过文本分析评价学生换位思考能力与情感共鸣,主题探究环节实施议题讨论评价策略,围绕如何关爱弱势群体议题开展小组讨论,教师通过观察量表评价学生思辨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创意表达环节则采用作品展评方式,学生通过续写故事结局、创作微视频等形式表达对童话主题理解,全班共同参与评价打分。

结论:小学语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评价机制构建是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理念更新、标准制定等多角度综合推进。探究通过对评价要素功能深入分析,问题诊断方案设计等方面探究,初步构建起科学合理评价框架体系。构建适切评价机制应秉持发展性原则注重过程评价,强化多元参与创新方法工具,完善反馈应用。未来应进一步深化评价标准细化与评价工具开发强化信息技术支持,为小学语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科学实施提供更加精准评价保障。

参考文献

[1] 郭玉英 . 基于小学语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跨学科教学探索 [J]. 求知导刊 , 2025(7).

[2] 李晓莉. 小学语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跨学科教学研究[J]. 科教导刊,2024(5):119-121.

[3] 周丽娟.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开展价值及措施[J]. 环球慈善,2022(9):011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