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美术游戏化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俞莹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目澜校区 215228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强调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有机统一,而游戏化教学则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将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评一致性与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教学评一致性理论
阐述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一致性,以及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游戏化教学理论
介绍游戏化教学的起源和发展,如亚里士多德的“娱教”理念和柏拉图的“寓学习于游戏”观点,分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作用,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造力等。
二、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美术游戏化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学生能够掌握某种美术技能或知识,能够识别并说出常见的美术元素,如色彩、线条、形状等,并了解其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方式。掌握特定的美术技能,如绘画、手工制作、色彩搭配等,通过游戏化练习提高技能水平。另外,通过参与各种美术游戏活动,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并在游戏中学会借鉴和运用优秀作品的元素。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游戏化的课堂中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小组游戏和竞赛活动,学会与他人协作和交流。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游戏和作品展示中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
(二)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
通过一个简单有趣的游戏,如猜谜语、接力比赛等,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美术知识或技能融入到游戏中,如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认识色彩的搭配,通过绘画接龙游戏让学生练习绘画技巧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美术创作,如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大型绘画作品,通过比赛的形式制作手工艺品等。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和欣赏,如举办作品拍卖会,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作品出价并说明理由等。
(三)教学评价的设计
采用多元化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可在游戏环节中观察学生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学生自评让其对自己的作品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互评则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互相评价作品,促进交流和学习。
评价内容:一是对游戏参与度的评价,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化教学活动;二是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从创意、技巧、表现力等多维度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三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方式的转变等。
评价工具:可以使用评价量表,如在绘画技巧、色彩运用、创意表现等方面设置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还可以通过展示平台,让学生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便于进行评价和交流。三、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美术游戏化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
以“动物乐园”为主题的绘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绘画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构图、线条、色彩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
导入游戏:“动物猜猜猜”通过播放动物叫声或展示动物局部图片的方式,让学生猜出动物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动物乐园。
观察游戏:“动物大发现”教师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如“动物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动物的颜色和斑纹有什么作用?”等。学生可以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创作游戏:“动物乐园大冒险”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作为创作主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设计一个动物乐园的场景,并在画纸上绘制出来。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游戏化的指导,如“给你的动物穿上漂亮的衣服”“让动物在乐园里玩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展示与评价游戏:“动物乐园展览会”各小组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教室的墙壁上,形成一个动物乐园展览会。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每个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和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动物外形特征的把握、绘画技巧的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美术学习的态度等方面。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努力程度的评价,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五)实践效果
通过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实施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游戏化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大大增强,学生在绘画技能、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同时,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也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六)反思与改进
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游戏环节的设计还需要更加精心,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评价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等。针对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美术游戏化课堂教学设计。
结论: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美术游戏化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是可行和有效的。游戏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教学评一致性则确保了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肖清凉 . 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J]. 小学生( 下旬刊 ),2021,{4}(07):115.
[2] 陈江鹏 . 小学美术欣赏课上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J]. 科学咨询 ( 科技·管理 ),2021,{4}(07):279-280.
[3] 王端 .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教学现状研究分析 [J]. 文理导航 ( 下旬 ),2021,(0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