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分层作业的设计路径与实践效果研究

作者

杨梅

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

引言:伴随“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成为基础教育改革重点方向,初中地理学科作为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与人地协调发展意识关键课程,其作业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同质化作业模式已无法满足差异化教学需求,分层作业作为因材施教理念具体实践形式,成为提高作业质量关键途径。探究立足“双减”背景深入剖析初中地理分层作业现状问题,探索科学设计路径与实施策略并通过实践检验其教学效果,期望能够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地理分层作业的现状审视与问题剖析

“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教师逐步认识到分层作业价值,开始尝试根据学生水平设计难度递进作业内容,部分学校已建立起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三层次作业体系,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学习能力练习机会。然而实际调查发现现行初中地理分层作业仍存在诸多问题,先表现为分层标准不科学,多数教师仅凭经验或考试成绩划分学生层次,缺乏对学习方式、认知特点全面考量导致分层过于粗放。作业设计趋于形式化,表面上区分难度等级实质内容雷同,难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兴趣,作业内容与地理核心素养脱节,过分强调知识记忆与机械训练忽视地理思维培养与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作业评价反馈机制缺失,教师通常采用统一批改标准,无法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致使分层作业效果大打折扣,分层作业组织实施缺乏连贯性,许多教师难以坚持长期实施导致教学效果不稳定。

这些问题产生原因主要包括教师对分层教学理解不够深入缺乏专业理论指导,作业设计能力有限难以开发符合不同学生需求教学资源,工作负担过重无暇顾及精细化作业设计与个性化评价,缺乏校本研修支持无法系统提升分层作业设计能力。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初中地理分层作业质量提升,亟需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深入探索解决方案,构建科学合理分层作业体系,切实提高作业育人效能真正落实“双减”政策精神与要求。

二、初中地理分层作业的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

科学构建初中地理分层作业体系先应确立明确设计思路,基于学生发展性评价结果进行科学分层,综合考虑学习兴趣、认知能力等多维因素避免简单以分数高低划分层次。坚持能力导向原则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设计作业内容,注重地理实践力、地理思维力等关键能力培养,遵循难度梯度原则,基础层注重知识理解与巩固,提高层强调知识迁移与应用,拓展层侧重问题探究与创新思考。强调内容情境化,选取学生熟悉生活场景或热点地理现象作为作业载体增强学习亲切感与参与度,注重作业开放性设计具有多元解答路径习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性表达。实施策略方面初中地理分层作业可构建三层三类作业体系,采用菜单式作业模式创新作业形式,建立作业评价档案,构建师生互动平台等途径提升教学质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自然环境章节分层作业设计应当具体落实为三个层次:基础层围绕中国地形特征设计填图题,让学生在中国地形轮廓图上标注三级阶梯分布区域并描绘主要山脉河流,巩固基本地理事实。提高层设计情境任务,如“假设你从哈尔滨出发前往昆明旅行,沿途会经历哪些地形区域及气候变化?”请结合地形剖面图说明原因,引导学生运用地形气候知识解释实际现象。拓展层则设计探究题“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不同地形区未来可能面临何种环境挑战?”提出应对建议,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思考现实问题。教师还应当借助地形沙盘制作作为实践性作业,A 层学生完成三级阶梯基本轮廓,B 层学生添加主要山脉河流,C 层学生分析地形对气候产生影响。评价环节采取多元方式,基础层重点评价知识掌握准确性,提高层注重分析解释合理性,拓展层关注思维深度与创新性,通过分层反馈指导学生持续进步。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分层作业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成果与优化方向

分层作业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升,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实施分层作业后学生完成地理作业积极性普遍增强,尤其学习困难学生因获得适合自身水平任务而建立学习信心,主动参与度提高。学习效能大幅改善,基础层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练习逐步掌握核心知识点,中等水平学生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优秀学生思维潜能充分释放各层次学生均获得相应进步。地理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学生地图应用能力、地理事物分析能力、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均有提高人地协调观念逐步形成,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教师通过分层指导深入了解每位学生学习状况,学生感受到教师关注互信度增强。教师专业成长加速,在设计实施分层作业过程中教师学科教学能力与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同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土地资源单元分层作业实践中,教师巧妙设计三级梯度任务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基础层要求学生绘制中国土地类型分布图并标注主要耕地分布区域,通过图文结合方式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层设计情境问题“某地区计划扩大农田面积,请你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分析可行性并提出合理建议”,学生需综合运用地形、气候等知识分析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拓展层则围绕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策略探究主题,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思考土地资源保护问题。实践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供相应指导,基础层重点关注知识掌握,提升层注重思维训练,拓展层强调创新能力,课后评价环节采用多元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关注学习过程与成长变化。

结论:通过系统探究“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分层作业设计路径与实践效果,发现科学分层作业能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核心素养发展。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多层次作业体系,采用菜单式组织模式创新作业形式,完善评价机制,是提升分层作业质量关键路径。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推进学科融合创新深化家校协同机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分层作业精准化、个性化发展,为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叶莹 .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探究 [C]//2023 年第七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翁祐实验学校, 2023.

[2] 刘俊峰 , 俎敬敬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分层作业设计研究 [J]. 教学与管理 , 2022(28):76-80.

[3] 张志玲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D]. 曲阜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