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性

作者

曹也

株洲市渌口区第三中学

一、农村高中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挑战

农村高中音乐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条件有限等因素,农村高中音乐教学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应用于音乐教学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村高中音乐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仍面临诸多挑战,以《中国古代音乐》这一课为例,该课程涉及中国上古时期至明清时期的音乐发展历程,内容丰富且跨度较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依靠口头讲解和板书来传授知识,学生很难对古代音乐形成直观、生动的认识。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播放古代音乐的音频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音乐的魅力。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农村高中缺乏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即便有设备,也可能因年久失修而无法正常使用。

农村高中音乐教师普遍存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部分教师受年龄、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对现代信息技术缺乏了解,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难以胜任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即使是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的年轻教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可能受限于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难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农村地区的学生整体信息素养也有待提高,这为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了挑战。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很少接触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对信息技术较为陌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快速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相对较弱,对网络资源的搜集和利用不够有效,难以通过信息技术拓展音乐学习,农村高中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面临设备匮乏、教师能力不足、学生信息素养有待提高等挑战。

二、信息技术在农村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针对农村高中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应用策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以《中国近代音乐》这一课为例,涉及众多音乐家和作品,在课前在网上搜集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经过筛选和加工后形成系统的教学素材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拓展知识,加深对近代音乐的理解。如在讲解《渔舟唱晚》时,播放该曲的音频,让学生感受旋律的优美;在介绍聂耳时,展示其照片和代表作,加深学生的印象,农村高中普遍缺乏专业的音乐器材,学生鲜有机会现场聆听高水平的演奏。而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音乐会实况、名家示范等精彩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近代音乐的魅力,运用动画、漫画等形式生动展现音乐知识。

受课时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讲授《中国近代音乐》的基本内容,很难面面俱到。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知识视野。布置探究性学习任务,如考察某一时期的音乐特点,搜集近代音乐家的生平事迹等,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并制作成PPT 或视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获得更全面、深入的知识。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智慧。如在学习《义勇军进行曲》时,可以分组讨论该曲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并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互帮互学、协作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实效,学校还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音乐教学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可通过争取政府支持、社会捐助等方式,添置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电子琴等设备,满足教学需要,要加大网络建设力度,为师生的网上交流、资源获取提供便利。学校还应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帮助音乐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

三、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促进农村高中音乐教学质量提升

信息技术为农村高中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应用效果的提升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农村高中应从硬件设施、教师培养、资源建设等方面持续用力,切实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以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农村中学信息化建设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高中的网络环境,添置必要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学校应合理配置资金,用于设备维护、更新换代等,确保信息设施的正常运转。同时,学校要将功能教室向音乐学科倾斜,建设数字音乐教室,配备电子琴、音响等专业器材,为音乐教学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题培训,学习信息化教学的理念、方法和技巧,通过听专家讲座、观摩优质课、交流心得体会等,帮助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资源是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要素,农村高中应着力构建高质量的音乐教学资源库。成立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的资源研发团队,围绕音乐学科的重点内容,开发制作富有特色的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动画、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数字资源。将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思心得等加工成文本资源,用于指导其他教师开展教学。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专家学者开发的精品资源。通过校际联盟、区域共享等方式,促进优质资源在农村高中的共建共享,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阵地,农村高中音乐教师应着力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采用线上+ 线下课前 + 课中 + 课后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有机结合。音乐教师应认真总结改革经验,坚持育人导向,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更好地服务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结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农村高中音乐教学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农村高中应正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一方面,要整合优质网络资源,创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破解教学难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建设高质量教学资源库,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以期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揭鸿洋.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音乐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2020,(04):166.

[2] 梁亚华. 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