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期技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重构探究

作者

朱冠宇

吉林职业技师学院 吉林长春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技师学院的学生群体将面临高强度的技能训练、职业资格考证及严峻的就业形式压力,承受青春期生理心理的极大变化所带来的自我怀疑、挫败感及焦虑感,同时,一些学生受到原生家庭及成长环境的影响产生心理问题。于是,技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具有了迫切及重要的意义。重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仅促进技师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也将推动技师院校职业教育的质量。

经过长期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改革与重构,核心内容如下:

1. 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定为公共必修课,前四学期每学期开 16 学时,第五学期开 32 学时。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成长需求及特点,根据课程结构,将教学内容分成心理素质提升模块和职业导向模块。心理素质提升模块侧重于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恋爱心理等心理素质,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职业导向模块侧重对学生进行个性诊断与分析,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按照自己职业倾向来重构符合自己的知识及能力结构,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意志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2. 学情分析。技师院校学生普遍起点较低,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心理方面,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业成就水平略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上敏感、焦虑、抑郁,在自我认知上缺乏自信、自励、自省,自我认知有缺陷,人格不健全。在职业方面,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不足,如价值观取向偏离、职业定位不明确等。

3. 教学目标。摒弃传统的教学目标,创新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教学观念,用与新时代接轨的教学目的来培养塑造学生,帮助他们正确的面对及规避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知识目标是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及应对个人成长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建立良好心态,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素质目标是优化心理品质,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在教学中,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在每个教学单元将思政教育融入本门课程中,既要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还要培养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等。

4. 选用教材。前四学期教材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年 8 月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该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第五学期教材选用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2 年 8 月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该教材是创新性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互联网 + 职教改革新理念教材。除此之外还可以参考线上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大学生慕课以及其它教材的内容。

5.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心理健康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尝试和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凝练、归纳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保证与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水平匹配的教学方法手段。在采用互动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基础上,尝试体验式教学法。同时,全面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影音资料等广泛运用到教学中,特别是发挥AI 助教功能,做到数字化赋能。

6. 学习方法。包括:读中学:探索发现;问中学:思考质疑;动中学:锻炼能力;练中学:巩固提高等。

7. 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通过多维度考核,既做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又做到公平、公正,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8. 发挥心理咨询室功能。心理咨询室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实验场所,

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通过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做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筛选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的学生,经过在心理咨询室个体化干预、一对一深度对话、访谈、诊断、辅导,避免心理危机发生,保证学校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健康成长的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及体系重构,必将激发技师院校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高度重视,提高识别和干预可能发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情绪调节、冲突解决和人际交往能力。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个性发展及健康成长。

我们知道,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只局限于每周一次的课堂教学上,专家提出构建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三方联动的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践行,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N]. 人民日报,2017-10-18

[2] 马菲菲 . 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分析 [J]. 知识经济,2019,1 :162-163

[3] 吕俊 . 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123”模式 [J]. 职业,2023(03):88-90.

[4] 朱冠宇 . 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 [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 卷(10):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