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跨学科作业整合策略
吴必梅
福建省政和县第三中学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跨学科学习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要途径。化学学科作为自然科学重要组成部分,与物理、生物、数学等学科有着天然联系。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关键期,通过跨学科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形成完整认知结构。本文旨在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初中化学跨学科作业整合策略,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提升提供实践参考。
一、初中化学跨学科作业现状分析与问题反思
初中化学跨学科作业实施现状呈现出诸多值得关注问题。跨学科作业设计缺乏系统性规划,多停留于表面形式,未能真正实现学科间深度融合。教师习惯依循单一学科思维模式,难以跳出固有框架思考问题。作业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验证,忽视实践应用价值,导致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探究精神。跨学科作业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标准单一,多以结果为导向,忽视过程性评价,难以全面反映学生能力发展状况。
学科教师间协作不足,缺乏有效沟通机制,各自为政现象普遍存在,难以形成协同育人合力。课程安排过于割裂,时间规划不合理,跨学科作业难以找到合适契机实施。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必须完成各科规定作业任务,额外增加跨学科作业可能导致负担加重。教师专业发展局限,对跨学科教学理念理解不透彻,缺乏设计高质量跨学科作业能力与经验。学校支持力度不够,资源配置不足,缺乏必要硬件设施与软件环境支撑,制约跨学科作业实施效果。家长认识存在偏差,过分关注分数变化,忽视能力培养,对跨学科作业价值认同度不高。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跨学科作业设计路径与实施方法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化学跨学科作业设计应遵循学科本质与学生认知规律,构建系统化路径体系。确立核心问题导向,围绕化学基本概念与关键问题设计作业任务,注重知识间联结点挖掘。强调情境真实性,选取学生日常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任务背景,增强学习意义感。采用项目式学习策略,设置富有挑战性任务,引导学生调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协作机制,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实施过程中需注重分层指导,针对不同学习水平学生提供相应支持。教师间建立协同备课机制,定期研讨作业设计思路。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拓展学习空间。关注过程性记录,设计学习日志,引导学生反思学习历程。创设成果展示渠道,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培养表达能力与自信心,进而形成完整学习闭环。
以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组成》为例,设计城市空气质量调查与改善方案跨学科作业。此作业整合化学、物理、生物、地理、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围绕环境保护主题展开。学生先运用化学知识学习空气主要成分及常见污染物性质,通过物理学原理了解大气层结构与空气流动规律,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地形因素对空气质量影响,利用生物学视角考察植物净化空气机制,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处理调查数据。实施过程中学生组成调查小组,选取学校周边不同区域作为探究点,使用简易空气检测工具记录数据,观察植被覆盖率与空气质量关系,分析交通流量对污染物浓度影响,最终提出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采访社区居民对空气质量感受,形成调查报告。
三、跨学科作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效果反馈
跨学科作业评价体系应突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局限,构建多元立体评价框架。明确评价维度,包括知识理解与迁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等核心素养表现。采用多主体评价方式,整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家长参与评价等多元视角,全面反映学生表现。强化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参与度、思考深度以及解决方案生成等关键环节,通过观察记录和作品分析等方式收集评价信息。设计层次化评价任务,涵盖不同认知层级,促进高阶思维发展。构建电子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形成发展性评价证据。建立及时反馈机制,采用建设性语言提供针对性指导。实施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策略,既关注短期目标达成情况又注重长期能力提升效果。
以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章《金属性质与应用》为例,设计创意金属艺术与科学展跨学科评价案例。此评价方案围绕金属材料特性、历史意义、艺术价值与实际应用展开,涵盖化学、物理、历史、美术、技术等多学科内容。评价体系分为四个维度: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设计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小组需完成一件金属创意作品与探究报告,作品需体现金属材料特性与美学价值。过程评价中,教师通过观察记录表跟踪各小组前期调研、材料选择、方案设计、作品制作全过程,关注学生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释金属性质,如何应用物理原理解决技术难题,如何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提升作品内涵。学生通过互评表对其他小组方案可行性与创新度进行评价,填写自评表反思学习收获与困惑。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进行初中化学跨学科作业整合,需要从现状分析入手,找准问题症结,通过科学设计路径与有效实施方法,构建完善评价体系,形成系统解决方案。跨学科作业整合能够打破知识割裂现象,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知识图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创新素养。未来应进一步关注跨学科作业设计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加强校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跨学科作业新模式,为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创造更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方丹凤 . 浅谈“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原则及实践 [J]. 考试周刊 ,2024,(03):120-125.
[2] 赵杰 .“双减”背景下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 [D]. 西南大学 ,2023.
[3] 张丽丽 .“双减”视域下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 [J]. 化学教学 ,2023,(04):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