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汤梅花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青莲小学 243100
引言:整本书阅读作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重要途径,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焦点,与传统碎片化阅读不同整本书阅读提供完整阅读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阅读思维。当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仍存在形式化倾向、教学策略单一等问题,亟需从核心素养角度重构教学策略体系。探究立足小学生认知特点结合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探索构建激发兴趣、深化体验、拓展视野三位一体教学策略框架,期望能够全面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文本感知能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关键在于激发持久阅读兴趣,培养文本感知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基础,教师应当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阅读世界,借助多感官体验增强文本感知。构建富有吸引力阅读环境至关重要,可以采用故事角模式布置教室阅读空间,让班级墙壁、走廊甚至天花板成为展示区域呈现作品封面、精彩片段或学生阅读笔记,营造浸润式阅读氛围。开展文本探秘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书籍封面、目录等外部特征,预测故事内容形成初步阅读期待,实施角色代入策略鼓励学生选择作品中喜爱角色,通过扮演感受人物情感世界建立与文本情感联结,借助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辅助学生感知文本氛围。
阅读共同体建构也是培养文本感知能力有效途径,通过同伴互动增强阅读吸引力形成集体阅读记忆,可以采用读书会形式组织学生定期分享阅读心得,每次围绕特定主题或问题展开讨论,如“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设立阅读伙伴制度让学生两两结对共读一本书,相互督促鼓励分享不同视角,开展故事接力活动学生轮流讲述书中情节,既检验阅读理解程度又培养表达能力,建立班级图书漂流平台每位学生带来喜爱图书,附上推荐语与阅读建议在班内流转阅读。
二、深化阅读体验:提升学生思维表达能力
深化阅读体验要求学生超越表层文字理解,进入文本深层结构探索从而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与表达水平,教师应当设计多元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构建个性化阅读路径。通过问题导航策略设计层次递进问题链,促使学生由浅入深思考文本内涵,建立阅读档案制度鼓励学生记录疑问感悟联想,形成个人化阅读史。开展思维导图活动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结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培养系统思维,组织高效课堂对话,采用辩论会形式讨论文本中争议性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实施专家会议活动,每位学生负责探究文本某一方面成为专家然后交流分享形成整体理解,这些策略目的在于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建构,通过多元视角碰撞拓展思维广度与深度,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展取经路线图绘制活动,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绘制唐僧师徒取经路线,标注重要事件发生地点如火焰山、水帘洞等,既加深对地理空间理解又梳理故事脉络。组织妖怪档案库建设,学生分组负责不同妖怪形象分析包括外貌、特征、能力等,培养文本细读能力,设计孙悟空性格辩论会,以“孙悟空是否适合做取经团队领导者”为题展开辩论,从责任感、情绪控制等角度分析人物性格锻炼逻辑思辨能力。开展如果我是唐僧创意写作,学生站在唐僧角度思考面对妖魔时应采取何种策略突破传统认知局限,实施取经使命价值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取经意义与现代社会追求目标关联提升思想深度。这些活动设计使《西游记》阅读超越故事情节欣赏,成为思维能力培养平台,学生在与经典对话过程中建构自我思想体系,提升表达能力实现核心素养全面发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拓展阅读视野:增强学生文化审美能力
拓展阅读视野意在突破单一文本限制构建广阔阅读格局,培养学生文化审美鉴赏力与创造表达能力,引导创造性阅读成为关键路径,通过多种艺术表达方式深化文本理解提升审美感受。教师应当组织戏剧表演活动,学生改编文本片段进行表演,通过肢体语言表情对白等展现对文本深层理解,实施艺术创作项目鼓励学生绘制故事场景制作人物形象或创作主题音乐,用艺术语言表达阅读感受,开展微电影拍摄实践,学生分组改编故事情节进行简单影片创作培养跨媒介表达能力,设计读书报告会以演讲辩论情景剧等多样形式展示阅读成果。构建跨文本阅读体系也是必要策略,通过主题关联、作者关联等方式建立文本间联系,形成网状阅读结构,教师应当设计主题阅读单元将不同文化背景作品串联比较,实施作家作品系列阅读感受作家独特风格与创作演变,开展体裁类型对比阅读把握各类文本特点。
以《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应当设计童话与现实对照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新装》等作品中折射社会现实问题,了解安徒生通过童话批判社会不公现象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社会观察力与批判思维。组织北欧神话元素寻踪,发现《小美人鱼》《雪女王》等作品中北欧神话文化影响,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展文化背景知识,理解童话作品深层文化密码,实施童话跨文化比较项目,将《安徒生童话》与中国《聊斋志异》《山海经》等古典志怪作品进行主题风格叙事手法比较,感受东西方文学传统差异。开展童话改编音乐剧实践,学生选择喜爱故事改编成小型音乐剧,设计台词舞蹈音乐服装道具全方位感受童话艺术魅力,设计童话哲学思辨论坛,围绕《丑小鸭》等作品探讨身份认同、自我价值等哲学命题提升思想深度。
结论:基于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构建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激发兴趣、深化体验、拓展视野三个维度系统设计。这一策略体系既关注阅读能力培养又注重思维品质提升,既重视个体阅读体验又强调集体文化建构,既着眼文本内部理解又拓展文化外部联系。通过创设情境、建构共同体等策略实施形成螺旋上升教学路径,全面提升学生阅读核心素养。未来应进一步探索评价机制创新构建适应整本书阅读特点多元评价体系,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更全面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侯田芹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J]. 教育界 , 2024(28):65-67.
[2] 刘凤娇 .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J]. 语文新读写 , 2023(22).
[3] 杨春霞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C]//首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