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的行动研究
苏凤霞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泥尔河乡中心小学152236
引言:新时代背景下学科教学承担育人重任,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具备独特育人价值。然而目前数学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仍显不足,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现象。本文基于教育实践,采用行动研究方法,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政融入有效路径,旨在促进学科育人功能发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实现价值引领,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实践参考,助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一、审视现状,把握小学数学思政融合的关键困境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融入思政元素展现出初步成效,但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从教师层面看,部分教师思政意识不强,缺乏学科融合理念,未能深刻把握数学学科思政价值点,导致课堂中思政元素融入缺乏深度与广度。教学实践中,常见简单贴标签现象,未能与数学知识点有机结合,使思政元素成为外挂,难以实现润物无声育人效果。从课程资源角度,现有教材思政资源开发不足,缺少典型案例支撑,教师难以找到适合融入点,常陷入为融合而融合怪圈,造成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从评价体系看,缺乏科学评估标准与方法,难以客观反映思政融入成效,教师缺少改进依据与方向指引。从学生层面,低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对隐含价值观念理解存在障碍,教师未能根据认知特点设计适宜教学活动,致使思政元素传递效果不佳。另外家校协同不足,学校思政教育缺乏家庭延伸与配合,形成育人环境割裂现象。这些困境归根结底反映出思政融入理念尚未真正内化为教师教学行为,融合方式方法仍处摸索阶段。
二、创新方法,构建小学数学思政融合的实践路径
针对现状困境,构建小学数学思政融合实践路径需系统设计多元策略。情境创设法将抽象数学概念融入现实生活背景,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渗透价值观念;问题导向法通过精心设计富含思政元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过程中自然领悟价值内涵;项目学习法组织跨学科主题活动,促进知识整合与价值内化;数学文化浸润法借助数学史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成就,增强文化自信;协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与责任意识;实践拓展法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体验数学价值与社会责任;教学环节全程渗透法确保从课前预习到课后拓展均有思政元素融入,形成育人合力;多元评价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用观察、访谈等手段全面反映融合成效。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创新设计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主题教学活动。课前布置学生记录家庭一天用水量,课堂初始引入我国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现状情境,激发珍惜水资源意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操作测量水龙头一分钟流水量,计算刷牙时关闭水龙头能够节约多少水,全班汇总后计算年度节水总量。通过数据对比,引导思考水资源重要性,激发环保意识与责任担当。教学延伸环节,组织校园节水小卫士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设计节水标识,制作校园用水统计表,监测记录各区域用水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整个教学过程将厘米、毫升等测量知识学习与水资源保护、节约美德教育自然融合,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既掌握测量技能,又形成环保意识,更体验到个人行为与集体利益、社会责任密切关联,实现知识学习与价值引领双重目标。
三、评估成效,优化小学数学思政融合的长效机制
科学评估体系构建应从多维度检验数学思政融合成效,形成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学生维度评估着重关注认知能力发展、学习兴趣变化、价值观念养成三方面,采用观察记录、作业分析、访谈交流等多元手段收集信息;教师维度聚焦教学设计能力、课堂实施水平、反思改进意识等方面,通过同伴互评、专家指导、自我反思等形式促进提升;课程维度考察资源开发状况、教学模式创新、校本特色形成等内容,形成可推广经验。基于评估结果优化长效机制包括:构建分层培训体系,针对不同起点教师提供精准支持;完善资源支撑平台,建立校本资源库汇集优质案例材料;健全协同育人网络,加强学科横向联系同时推进家校社合作;创新激励评价制度,将思政融入成效纳入常态考核;组建研究共同体,促进实践反思与经验提炼。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学中,思政融合评估体现在全过程。以高铁发展为主题情境,设计高铁年载客量计算问题,学生需运用两位数乘法求解。教学实施中,教师先展示高铁网络图、运行视频,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引入问题让学生分组解决,既练习乘法计算技能,又感受国家交通发展成就。课后布置探究任务:查找不同时期交通工具速度与载客量变化,以变化背后科技力量为题写感想。评估环节采用多元手段:通过计算正确率检验知识掌握程度;通过学生探究报告分析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课堂表现与作业内容观察情感态度变化。整个案例形成完整闭环:基于评估发现部分学生对科技进步认识不足,教师改进设计增加科技工作者精神介绍环节;学校层面将此案例纳入校本资源库,组织教师研讨交流;家校联动开展走进高铁站社会实践活动,延伸课堂育人效果。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本文通过行动研究方法,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有效路径。发现小学数学蕴含丰富思政资源,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向等策略,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全过程,能克服表面化、形式化问题。建立科学评估机制与长效保障体系,对推动融合工作持续深入具有重要作用。深度融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与能力;丰富课程内涵,完善育人体系。未来需进一步探索不同学段、不同主题融合策略,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供更多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1] 张瑜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研究 [J]. 陕西教育 ( 教学版 ),2024,(10):33-35.
[2] 徐梅芳 . 小学数学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策略 [J]. 试题与研究 ,2024,(13):28-30.
[3] 夏菲 . 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行动研究 [D]. 云南师范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