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高职党支部“铁军精神 +”模式党建工作的构建与实践分析

作者

杨斌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12

铁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铁军精神渐渐成熟,这是人民军队在艰苦战争中铸造的伟大革命精神,铁军精神与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密切相关、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高职党支部中,以铁军精神来引领党建工作,能够显著提升高职院校上上下下的核心凝聚力,使铁军精神内化为高职院校师生党员的信仰和气质,使广大教师筑牢价值观,用甘心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为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铁军精神的内涵与当代价值

(一)铁军精神的内涵

关于铁军精神的内涵,学界界定比较多,具体来看主要包括几个层面:一是爱国主义精神。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面临着内忧外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冲上前线,铁军精神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来自不同地区的军队整编成新四军,取得了巨大胜利,这正是得益于铁军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是铁军精神的灵魂所在;二是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革命战争时期物资匮乏,先辈们面临诸多困难,但是他们不曾退缩与放弃,与敌人展开了多次殊死搏斗,也正是这种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使革命取得了胜利;三是团结拼搏的精神。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四军战士们坚决听党指挥,即便面临挫折与考验他们也从未放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用团结友爱的精神、钢铁一般的信念为民族独立与国家解放而奋斗;四是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铁军精神不仅体现在信念、意志和纪律上,还有钢铁一般的意志,革命党人们密切联系基层群众,团结各方力量,坚持开拓创新,从而在革命战争中书写出了不朽的诗篇。

(二)铁军精神的当代价值

尽管革命战争已经胜利多年,但是铁军精神依然照耀着一代代的后辈们,在时代的发展下历久弥新,弘扬铁军精神可以坚定个体的理想信念,强化其担当与责任意识,这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铁军精神还能够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动力,弘扬铁军精神能够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建设文化强国。此外,铁军精神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传承下的红色基因,也是中国精神的组成之一,当前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备受重视,弘扬铁军精神能够为个体补足精神之钙,增强全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全民文化自信[1]。

二、铁军精神融入高职党支部党建工作的逻辑分析

(一)理论逻辑

铁军精神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历史性,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民族解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凝练出了钢铁一般的革命精神,铸造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与长征精神等一脉相承,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将铁军精神融入高职党建工作中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为党建工作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渠道。

(二)实践逻辑

弘扬铁军精神对于党建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党员提升党性修养,正是得益于包括铁军精神在内的革命精神,我们才取得了革命胜利,在新时期弘扬铁军精神,以此来引领党建工作的开展,能够使师生党员形成持久的认同感,这也是革命精神的实践传承渠道。

(三)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深刻介绍了铁军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在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中,需要以铁军精神作为党建工作的推动力,在高职院校中大力宣传与传承,着眼于新时期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创新要求将铁军精神融入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需要从历史角度深挖铁军精神内涵,以当代眼光来传承和弘扬,这可以显著提升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质量[2]。

三、新时代高职党支部“铁军精神 +n 模式党建工作的构建方式

(一)以铁军精神优化党组织建设

弘扬铁军精神对于党组织人员的党性修养、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需要提升党组织人员的党性修养。首先,要做好培养工作,将铁军精神融入到党组织人员培养的各个环节,借助谈心谈话、思想汇报、三会一课等方式坚定其理想信念,改变以往一人讲、多人听的单向学习模式,紧跟时政热点,创新活动类型,改变传统的理论传输方式,通过讲党课、讲故事、讲市政等方式充分激活党组织人员的思想活力。另外,为了解决部分党组织人员党性缺失的问题,还需要修订党内规范性文件,充分明确铁军精神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建立考评制度,将考评结果与人员奖金、绩效相挂钩,通过多种方式使铁军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创新铁军精神的融入内容

如果理论知识浮于表面,很难说服人,只有彻底的理论才能真正说服人,要使师生党员真正认可铁军精神,还需要创新内容,使铁军精神与党建工作的融合变得更自然、更具感召力,做到有深度、有温度、有厚度,这就需要从工作内容上进行改革。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需要让师生党员具备理想和信念,能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而铁军精神正是革命党人们听党话、跟党走的真实写照。在组织理想信念教育时即可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师生党员讲述铁军精神的精髓,使之充分认识到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能够从中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岗位上深耕细作;二是做好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要求辩证处理好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在革命斗争时代,铁军们面临的物质环境极为恶劣,他们用顾全大局、勇敢无畏的精神取得了革命胜利,在组织党建工作时需要重点为师生党员传输此类内容,使之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三是讲述拼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工作是高职党支部党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铁军们在战争时期取得了辉煌成就,也遭遇了多次挫折,他们能够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终取得了胜利。在组织党建工作时需弘扬团结协作的拼搏精神,引导师生党员形成自觉奉行的理念,能够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小事,用开拓创新的精神丰富党建内容。改革创新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如今,我国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之整个产业结构处于调整时期,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助推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抓住时机、开拓进取,因此,可以铁军精神那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来丰富党建内容,引导广大师生党员主动迎接时代挑战[3]。

(三)以铁军精神创新党建方法

铁军精神的形成得益于革命党人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实践,在高职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开展上需要讲究方法,使铁军精神转化为师生党员能够感知的党建内容,这需要采用具有创新力的党建工作方法。一是组织革命老兵来校举办座谈会。为师生党员讲述铁军精神的形成、发展,介绍革命道路上的真实案例,激发出师生党员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当代社会,各类新文化、新思想进入我国,部分个体由于缺乏判断力,容易受到负面思潮的影响,忘却了革命精神,通过组织讲座、会谈的方式来弘扬铁军精神,使师生党员能够时刻谨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二是方法需要具有创新性。在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也日新月异,在将铁军精神融入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用好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利用微课等形式为师生党员讲述铁军精神的意义、价值、内涵,发挥“学习强国”等平台的作用,激发出师生党员的学习热情。同时,配合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定期在学校组织铁军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党员对此有更为深入的理解,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渗透让铁军精神能够深入人心。

(四)铁军精神与党建融合要具创新性

一是深挖铁军精神的时代价值。要使铁军精神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还需要深度研究铁军精神的现代价值。高职院校可以成立专项研究团队,为党建与铁军精神的融合做好战略规划,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深挖铁军精神时代价值的氛围,发挥出党组织人员的能动性,为铁军精神赋予新的生命力,使铁军精神能够进入到师生党员培养全程,充分用好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开设专门课程,成立宣讲团,组织师生党员参观红色教育遗址,从而增强其对于铁军精神的情感认同;二是探索铁军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道路[4]。通过在校园文化中融入铁军精神元素,能够对师生党员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受到熏陶,比如,可以设置相关的人物雕塑景观,在图书馆中增加关于铁军精神的书籍资料,在校园张贴铁军精神的宣传横幅,以党组织作为战斗堡垒,使铁军精神能够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使党性教育更具影响力,让铁军精神成为师生党员们生活、学习的组成之一,使之主动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人;三是建立“互联网 + 铁军精神网络平台”,紧密关注时政热点,使铁军精神的融入表现出强大的载体活性,用好 AI、大数据等作用,关注师生党员的情感需求,有侧重点的融入铁军精神,用好新媒体渠道,发挥出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作用,设计出新颖的视频、丰富的图文,实现铁军精神的“全融入”。

(五)探索铁军精神与党建、科研、教学的共振

借助铁军精神能够使广大师生党员形成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精神,具备锐意进取的意识,在高职院校中,党建、教学、科研都占据着重要作用,这三项工作的开展质量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积极探索铁军精神与党建、教学、科研之间的共振机制,围绕学校的重点工作来开展,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教职工队伍,使之成为弘扬铁军精神的先锋阵营和坚实堡垒,以铁军精神来引领党建、教学、科研工作的协同开展,强化各方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这支队伍不仅是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团队,也是铁军精神的“代言人”,鼓励其在论文发表、科研项目、授权专利上积极突破,充分彰显出铁军队伍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六)以铁军精神创新党建学生管理机制

如今的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 +”时代,他们的物质生活优渥,不少学生滋生出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观念,在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中也盛行“躺平”理论,缺乏创新精神和奋斗意识。高职院校是为“中国智造”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摇篮,生于和平年代的大学生更要努力拼搏、奋勇向前,既要学好专业技能、也要主动完善职业素养 [5]。因此,还需要以铁军精神为指引,建立完善的党建学生管理工作机制,使铁军精神能够进班级、进宿舍、进专业,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圈”之中,既能够成为学生努力奋斗的价值引领,也可以为其解答成长之惑。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充分认识到铁军精神的重要作用,带着责任与担当为学生弘扬铁军精神,使铁军精神成为学生学习、奋斗的动力,借此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出全体教师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倡导“三全育人”,及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师是弘扬铁军精神的主导者,各个学科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铁军精神的价值,主动将其融入学科教学内容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学生的需求和困惑来出发,利用深入浅出、趣味生动的方式为学生讲述铁军精神。比如,在发现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时,可以铁军精神为指引为其介绍先辈们为革命事业付出宝贵生命的真实案例,让学生知晓,尽管身处和平年代不需要再上战场,但是依然要有敢于担当、顾全大局的勇气;当学生在学业、就业上遇到挫折时,可以借助铁军精神中的创新精神来引领学生,鼓励学生向上成长,树立锐意进取的勇气。

四、结语

铁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推行“铁军精神 +”党建工作模式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在新时期,需要充分认识到铁军精神的重要价值,以此为引领丰富党建内容、创新党建方法,将各方紧密结合起来,共促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圆圆 , 赖继年 . 新时代铁军精神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J]. 文教资料 ,2023(23):83-87.

[2] 施 赟 之 . " 铁 军 精 神 " 中 的 盐 工 学 生 党 建 工 作 的 探 索 与 思 考 [J]. 科 技 信息 ,2008(30):218-219.

[3] 陈贵翠, 陈洁, 张立峰. 新时代高职党支部" 铁军精神 +" 模式党建工作的构建与实践[J]. 公关世界 ,2021(2):117-118.

[4] 殷薇 . 传承江苏四种革命精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 [J]. 经济研究导刊 ,2021(14):133-135.

[5] 彭文. 新时期高职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6):572.

课题名称:习近平强军思想下高职士官生铁军精神的培育机制研究 ; 项目编号:FX2024126 ; 基金项目:2024 年度高校国内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课题成员:杨斌,郭泉,李晓刚,宋禹宛圻,邵晓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