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李倩
淮北工业和艺术学校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图形、色彩等元素进行表达的能力。信息可视化课程专注于将复杂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作品,培养学生掌握凭借设计传达信息的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改革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信息可视化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创造出既具美感又能高效传达信息的作品。
关键词: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课程
引言: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面临着许多挑战。随着数据量的剧增,如何有效地将复杂信息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视觉内容,成为高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探讨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课程的改革策略,以解决学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对数据理解不足、表达不清的问题。
一、引入真实数据项目,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在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教师可以引入实际行业中的数据集,让学生在设计中分析数据,提升其对数据的敏感度。这种方式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数据,还要在信息可视化设计中有效传达数据背后的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视觉传达设计时,能够更加紧密地将设计与现实世界的数据需求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在信息可视化领域的竞争力。这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处理真实数据时的效率,让其具备将设计与数据融合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真实数据的来源及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对数据的直观认知。接着,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挖掘数据背后的趋势,并进行表达。在此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从宏观层面上理解数据与设计之间的关联,确保学生不仅能呈现数据,还能凭借设计准确传递信息的核心内容。
以“引入真实数据项目”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分析实际行业数据,并且能够将信息可视化。教师可以选择某城市的交通流量数据集,作为教学素材。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来源,讨论如何将这些数据有效地转化为视觉信息。接下来,学生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如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识别高峰时段和流量变化趋势。然后,教师指导学生使用Adobe Illustrator设计信息图表,鼓励其创造性地将数据表现为直观的视觉元素,利用色彩变化和图形布局强调交通流量的变化。完成后,教师安排每组进行5分钟的视觉展示,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传达数据背后的信息,并讨论各自设计的有效性和美观性。这一过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也能提高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能力。
二、融合多感官互动设计,提升信息传达效果
在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教师可以在信息可视化课程中结合声音、触觉反馈等多种感官元素,以增强信息的表达方式。这种设计理念强调凭借多感官的协同作用,提升观众的体验,使信息传达更为生动。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凭借多感官的互动设计提升信息可视化的效果,从而满足现代受众的需求。具体来说,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加吸引人且富有互动性的设计作品,增强观众对信息的理解。在实践思路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多感官互动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确保其认识到传统视觉元素的局限性。接下来,教师鼓励学生探索如何将声音、触觉元素融入信息可视化,激发其创造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设计,强调信息的有效传达。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展示活动,让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多感官互动的成果,使其在信息可视化领域具备更强的实际应用能力。
以“融合多感官互动设计”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声音、触觉等多感官元素增强信息可视化的效果,创造更加吸引人的设计作品。在课程中,教师可以选择某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作为项目素材,要求学生将其可视化。教师需要先讲解数据的背景与重要性,并展示相关的多感官互动设计示例。接下来,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讨论是否可以在可视化图表中,设置当空气质量达到特定阈值时触发相应的音效。学生可以使用Adobe After Effects设计动态图表,利用色彩变化、动画效果展示空气质量变化,并在图表上方添加动态音效。教师指导学生为不同的空气质量级别设计不同的声音效果,如清新的音调表示良好的空气质量,而刺耳的声音则用于污染严重的情况。完成后,教师组织展示活动,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解释如何凭借多感官互动设计提升信息的传达效果。整个过程层层深入,能够确保学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可以有效应用多感官元素。
三、注重设计语言优化,提升信息清晰度
在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设计元素进行精简,使信息可视化作品更为简洁明了。此策略的重点在于减少不必要的装饰,确保信息在视觉传达中能够高效且迅速地被受众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如何优化图形、配色等设计语言,提升信息可视化作品的传达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去除设计中的多余元素,聚焦于信息的核心内容,从而形成简洁而有效的视觉表现。在实践思路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设计语言的重要性,让其意识到复杂的设计往往会导致信息传达的障碍。接着,教师可以分析成功的视觉传达设计案例,帮助学生识别哪些元素能够增强信息的清晰度。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其在实际项目中尝试不同的设计语言,反复调整图形、色彩,以实现最佳的信息传达效果。利用这一系列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师能够确保学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能够有效运用简洁明了的设计语言,提升信息可视化的质量。
以“优化设计语言项目”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如何优化设计语言,让视觉传达设计更为简洁。教师可以选择一组关于某公司销售数据的案例,要求学生将其可视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介绍设计语言的基本原则,强调如何简化图形提高信息的清晰度。在项目开始时,学生需要分组获取销售数据,了解不同产品的销售额。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Excel处理数据,提炼出关键指标。然后,学生在Adobe Illustrator中设计可视化图表。教师强调选用清晰的字体和有限的配色,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图形。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逐步去除多余的装饰元素,确保每个图表的核心信息突出。完成后,学生进行展示,分享各自设计的优化思路,教师需要提供反馈,评判学生是否有效提升信息的清晰度,确保学生在信息可视化学习中能够实践这一理念。
结束语: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以应对新兴挑战和机遇。通过对信息可视化课程的深入改革,教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更能培养其对数据的敏感度。课程的创新实践促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从而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作品。这种转变能够提升学生在职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也能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教师应该持续探索相关策略,以培养出既具美感又能准确传递信息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龙香.工笔画元素在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网印工业,2024,(02):89-91.
[2]卞建英,吴芳.基于信息可视化表征的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应用——以高职院校视觉传播设计课程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23):40-43.
[3]蓝赟.信息可视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信息图设计中的修辞法为例[J].绿色包装,2022,(10):57-60.
[4]封永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设计课程思政改革探索[J].艺术家,2020,(0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