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与体育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李英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215228
引言:本文探索小学音乐与体育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意义、现状及实施策略,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研究发现,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等多方面能力。
一、小学音乐与体育舞蹈结合的教学意义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能为体育舞蹈增添趣味性,使其更具吸引力,从而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把握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得到锻炼,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他们可以根据音乐的特点自由发挥,编排舞蹈动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而且,音乐与舞蹈的融合能够强化学生的表现力,使他们在表演时更自信、更投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提高艺术表现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获得身心的愉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一些集体的音乐体育舞蹈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完成舞蹈动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许多音乐和舞蹈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两者的结合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二、小学音乐与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更受关注,音乐不被计入总成绩,导致部分教师和学校对其不重视,将其视为“副课”“杂课”,音乐课常被提前结业或无故停课,课时安排也较少。学生受教师和环境影响,认为音乐课是娱乐课,对其缺乏重视,上课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以教唱歌为主,课堂内容单一枯燥,忽视学生兴趣和需求,且重理论轻实践,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许多学校对音乐教育投入不足,缺乏专用音乐教室、钢琴、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影响教学效果。
(二)小学体育舞蹈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体育舞蹈在中小学的开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达城市部分小学以课后兴趣班或选修课形式开设,二三线城市及多数地区学校涉及较少。学生和教师对体育舞蹈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对其项目特点、价值等了解不足。小学中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数量短缺,且部分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限,缺乏系统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舞蹈教学对场地、设备等要求较高,但一些小学的舞蹈教学硬件设施陈旧,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同时缺乏丰富的舞蹈教学资源。
三、小学音乐与体育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加强师资培训
为教师提供系统的音乐与体育舞蹈专业培训课程,包括音乐理论、舞蹈技巧、两者融合的教学方法等内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邀请音乐和舞蹈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坊。组织教师参加音乐与体育舞蹈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等,并到其他优秀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借鉴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累实践经验。定期开展教学反思与研讨活动,让教师们分享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可以设立专门的教学研讨小组,针对音乐与体育舞蹈融合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优化教学资源
学校可组织音乐教师和体育舞蹈教师进行交叉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也可引进专业的音乐与体育舞蹈复合型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完善音乐教室和舞蹈教室的建设,配备高质量的音响设备、镜子、把杆等,为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编写或选用适合小学阶段的音乐与体育舞蹈相结合的教材,内容应生动有趣、循序渐进,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优秀的音乐舞蹈教学视频,丰富教学内容;还可组织学生观看音乐会、舞蹈演出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其艺术感受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
明确音乐与体育舞蹈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力,还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和节奏感等。选择适合中年级学生的苏少版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并根据歌曲特点编排相应的体育舞蹈动作。如对于节奏欢快的歌曲,可以设计活力四射的街舞或啦啦操动作;对于旋律优美的歌曲,则可以编排优雅的民族舞或古典舞动作。另外,音乐教师和体育舞蹈教师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备课和研讨教学方法。学校也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让教师们学习音乐与体育舞蹈融合的教学理念和技能,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音乐节奏引导法中先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创编体育舞蹈动作。在学习一首四二拍的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步伐和手臂动作来体现强拍和弱拍,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提高舞蹈的节奏感。
舞蹈动作启发法时先教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舞蹈动作,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动作去联想与之相匹配的音乐。例如,教师教学生一些拉丁舞的基本步伐后,让学生选择一首他们认为适合拉丁舞节奏的苏少版歌曲,并尝试用所学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与体育舞蹈相结合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学习。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表演中。
(四)开展课外活动
成立音乐舞蹈兴趣社团,按学生水平与兴趣分组,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融合音乐与体育舞蹈的节目,如配乐拉丁舞、民族音乐伴民族舞蹈等,提升学生专项技能。
定期举办校园音乐舞蹈节、音乐舞蹈大赛等活动,设置团体和个人奖项,鼓励学生创作结合音乐与体育舞蹈的作品参赛,营造积极氛围。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文艺演出、校外艺术比赛等活动,与校外艺术团体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举办亲子音乐舞蹈活动,设计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音乐舞蹈游戏、合作表演环节,增进亲子关系,扩大教学影响力。
结论:
小学音乐与体育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尽管目前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的实施,能够逐步实现音乐与体育舞蹈教学的有效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力保障,推动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谢红 . 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结合策略——以人音版为例 [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1(9):158.
[2] 韩文君 . 创新教学 , 感受节奏——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外交流 ,2021,28(9):1579.
[3] 陈星 . 以音伴舞以舞衬音——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J]. 求知导刊 ,2022(4):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