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产业链协同的技术中介服务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

田野

承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河北承德 067000

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是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结点,服务效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上下游产业链衔接效率和创新活力。目前,一些技术中介服务信息不对称、服务功能简单、跨区域协同不充分,限制产业链协同创新深度和广度的提升。一因此,如何结合产业链特点建立高效适配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基于产业链协同的技术中介服务优化必要性

(一)契合产业协同深度融合需求

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推动着各个环节的连接更加密切,技术的流通和融合的需求急剧增加。作为关键连接点的技术中介需要在复杂的产业网络上实现技术供需的精准衔接。从上游研发技术有效产出、中游生产环节的技术适配、下游应用端的反馈推动技术提升,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他们的深度介入 [1]。目前,产业协同已不囿于区域,全球产业关联的深化,技术中介应超越地理界限,整合多元技术资源、帮助产业链抢占全球竞争先机,优化服务与产业协同的新形势相匹配是当务之急。

(二)改善现存服务体系短板

目前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中存在着许多弊端。机构规模总体偏大,制约着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难以完成规模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技术项目。服务内容老旧单一,大多集中于普通的技术交易,缺乏对新兴技术领域和跨学科技术的整合服务。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懂技术、善市场、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不足,影响服务质量和创新。行业规范的欠缺造成服务标准的不一致和信誉的良莠不齐。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产业链协同效率的提升,迫切需要通过优化服务体系予以破解。

二、基于产业链协同的技术中介服务优化路径

(一)构建产业链技术需求精准匹配机制

构建产业链技术需求精准匹配机制是提高技术中介服务效能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可以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技术需求数据进行集成,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构建动态化技术需求数据库。随后,需要在数据库中对企业的技术研发方向、性能指标要求、应用场景需求进行详细记录和定期的更新。同时,构建标准化技术需求描述体系,以统一企业技术需求表达规范和降低对信息认识的偏差 [2]。

再者,引入语义分析技术深度解析企业所提技术要求文本,并抽取关键技术要素。基于此,发展智能匹配模型根据技术需求和供给特征相似度,技术成熟度和产业适配度对技术需求和技术成果进行准确匹配。在匹配结果产生之后,技术中介机构需要组织专业团队人工复核匹配方案,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将匹配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促进技术对接合作。

(二)建立跨企业技术资源共享协同平台

搭建跨企业的技术资源共享协同平台可以突破企业之间的技术壁垒,有利于资源的有效使用。为此,在行业协会或者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与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其他主体一起建立技术资源共享与协同平台。该平台需要有技术成果展示、技术需求发布、在线交流洽谈、资源预约等功能模块。在技术成果展示上,需要企业及科研机构上传技术成果的详细资料,主要包括技术原理,性能参数,应用案例,以三维可视化和视频演示的方式直观展示。

在技术资源方面,平台要建立统一的资源分类标准与使用规范,对资源共享范围,使用权限及收费标准进行界定。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在线提交资源利用申请,平台管理方根据资源利用规范及申请企业资质对其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将资源利用流程透明化、可追溯化。此外,该平台还将构建技术协同创新社区以激励企业、科研人员线上沟通技术难题并启动联合研发项目以深度共享技术资源和协同创新。

(三)完善产业链技术转移全流程服务体系

健全产业链技术转移全流程服务体系有利于确保技术转移顺利进行。技术转移前阶段,技术中介机构应建立技术评估专业队伍,采用科学评估方法对技术成果进行创新,成熟和市场前景评估、对知识产权状况等作了综合评价,并形成了客观、精确的技术评价报告,可供企业技术引进决策时参考。在中期技术转移过程中,帮助企业同技术持有方谈判技术合同,对技术交易价格,技术服务内容,知识产权归属,风险承担等主要条款予以明确,保证合同条款合法合理[3]。

同时,在技术转移期间提供法律咨询、财务审计以及其他配套服务。技术转移后期建立技术转移效果跟踪机制,定期回访调研技术应用效果,搜集企业反馈信息,组织技术专家诊断解决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消化、吸收、创新。除此之外,需要建立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整合产业园区和金融机构的资源,对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行场地和资金方面的扶持,促进技术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创新技术中介机构与企业合作模式

创新技术中介机构和企业合作模式,可以加强双方协作的紧密性、持续性。因此,可以实施“技术中介 + 企业联合创新体”的合作模式,技术中介机构可以与企业签署长期的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一个联合创新团队。团队成员包括企业技术人员、技术中介机构技术经纪人和外部专家,以企业核心技术需求为核心,共同进行研发和技术攻关。在合作期间,厘清各参与主体在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上的权责利,构建以技术创新成果为核心的收益共享机制。

例如:按技术成果在企业新增利润中占比,奖励技术中介机构及有关研发人员。此外,正在研究“技术中介服务的股权等”的新模式,其中技术中介机构通过技术服务和技术资源等多种因素参与企业股权,从而成为企业的股东。以股权绑定的方式让技术中介机构、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推动技术中介机构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并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深层次技术中介服务,同时也分享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增值收益。

三、结语

在当前数字经济和全球产业竞争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技术中介服务优化升级成为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核心动能。通过建立精准匹配机制、搭建共享协同平台、健全全流程服务体系、创新合作模式等措施,可以有效突破技术壁垒并促进知识流动效率的提高。今后,不断探索技术中介服务的优化路径对于提升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奕响 , 刘胜梅 . 技术商品交易和技术市场管理探究 [J]. 大众科技 ,2023,25(06):147-150.

[2] 宋丕丞. 技术中介在技术交易服务中是否存在下沉倾向——基于买方选择视角的验证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38(21):15-23.

[3] 谢 富 纪 . 全 国 技 术 市 场 的 构 建 及 政 策 建 议 [J]. 科 技 导报 ,2020,38(24):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