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关联性
张稚群
宿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实验学校 223800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所有学科都在以填鸭式教学为基础进行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填鸭式教学单一乏味,更不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局限与死记硬背和学科成绩。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不重视,以至于学生不能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给学生充分留出时间,让其思考教师所教知识,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将抽象、晦涩的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得中小学生对这些概念发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对掌握它们的主动性,同时也使他们有机会去运用这些概念,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技巧,使其成为日常生活中必备技能,最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一、通过观察和探究学生的日常经历,将其融入到教科书的内容之中,以获得更多的新知识
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将生活教学情境化,在课堂上利用展示生活情境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1]。数字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知识中本身大都根据生活来出题教课的,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际课堂授课中,引用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和生活情境来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将学到的数字知识和生活情境相关联,这样能够更好的促使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应有任课教师应引领学生一起进行生活情境模式,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去寻找发现数学问题的所在,并提出和解决问题。在数学课上,老师应该利用实际的环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探索、应对,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应变技巧。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他们喜欢的游戏或者工作,来激励他们去探索、实践,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所需的概念。为了更有效地传授数学知识,老师应该仔细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喜欢和需求,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深入了解孩子的情绪,并且发挥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更容易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
二、通过融入学习者的日常经验和思考,重新构建课堂教材
通过深入探究学生的兴趣爱好,老师们可以挑选一些能够满足他们对于新概念和技能要求、能够激发他们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热情和创造力的有益案例,并且把它们融入到教材和课程当中,让他们能够更加轻松愉悦地接受新概念,并且能够把它们和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极大地提高课程质量。此外,老师们还可以把它们放入一个有限的空间,让学生们能够更加自主地完成任务,而无需花费过多时间去完成家庭作业。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如课堂教学研讨、实际作业等,让学员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内容,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此外,还可以让他们从日常的经验和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从而实现从理论到实际的跨越。
三、通过实际情境来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以更深刻的方式理解它们
当我们把理论知识和日常经验联系起来,并且把它们融入实践操作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为了更好地体验这种理论联系,我会把课程安排的情景设置得更具有实践性,例如,当20 元钱被花费去买一瓶5.5元的可乐,而且需要求求售货员为其找零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以 20 元钱的金额,来完成这次购物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非只停留于理论的表面。通过投入 50 元,为孩子购置各种物品,如饮料、饼干、铅笔,并将其与加减法结合起来,我们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并使其能够将所学内容灵活应用,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并创造出适合当下的模拟情境
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是极其快速的,而在中国东西部差别大、南北部差别大、海岸和内陆差别大、都市和乡村差别大的今天,身为乡村的小学校老师,我们有职责也有义务让中小学生掌握到各国新的科学、信息技术、经济社会等蓬勃发展的更新研究成果,不让中小学生输在抢跑线上,我们应将更新的现代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专业知识融合到我们的教学中,不让中小学生的专业知识滞后于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为中小学生今后的蓬勃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石。例如此次的学校春季运动会,我们就应该设置到教学内容中,一个方队中有旗手 1 名,领袖 2 名,运动员 5 排,每排 16 人,问共有几个人?诸如此类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事物,要尽量多地编排进教材当中。数学基础知识来源自生活而工作于日常,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点,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出原形。老师要懂得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点引入到教学当中,教会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中,去解答日常中的问题。例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容积”的基础知识后,让他们去测量自己房子的空间大小、学校荷花池的容积、为节假日外出旅游制定一份购买规划;学过“人民币”后,可引导学员到大型超市购买等。
在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对在小学生教学中,根据实际生活内容结合教学材料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引领学生根据生活情境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时,将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解放教育理论也融入到生活中,让小学生通过解放双手去进行思考、实践,充分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以上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提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行知思想教育理论和生活教育理论和学生进行游戏互动、情境互动和在多媒体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实践,即提升了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探索,全面体现了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总而言之,数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让学生把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亲身体验它的价值,才能真正领会它的精髓,并且对它充满热情。
参考文献:
[1] 何生荣 .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J]. 神州 ,2019(11):107.
[2] 胡兴彩 . 行知生活理论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25):107-109.
[3] 吕秀俊 . 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06,(S2):224-226.
[4] 朱英萍. 结合行知思想, 培养小学数学创新意识[J]. 数学大世界( 中旬 ),2020(08):88.
[5] 吴小燕 .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J]. 上海教育科研 ,2005,(1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