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下电力工程监理的创新模式探讨
苏林
山东弘正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 济南市 250000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工程建设和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电力工程监理模式已无法有效应对智能电网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这一背景下,智能电网建设对电力工程监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监理模式的创新与转型。文章探讨了智能电网建设下电力工程监理的创新模式,为未来电力工程监理的优化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监理;创新模式
正文: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仅是能源领域的技术革新,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举措。智能电网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调度和优化。然而,随着电力工程建设规模的增大和技术的复杂性增加,传统的监理方式已难以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需求。随着工程管理要求的日益严格,智能电网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促使了监理模式的创新。
一、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工程监理的转型需求
(一)技术驱动的变革需求
传统电力工程监理通常依赖人工巡视和静态数据分析,这种方式难以满足现代智能电网高效、实时和精准的管理要求。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监理需要具备实时动态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以及智能化决策的能力。这种需求不仅来自于电力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增加,还来自于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和工程进度等多维度信息的实时性与准确性的要求。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能够整合各类数据资源,为工程管理提供精准、高效的监控手段,同时确保异常问题能够及时定位并处理。
(二)管理方式的转型需求
在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下,电力工程监理的管理方式需要实现深刻的转型,以适应复杂系统的多样化需求和动态变化。传统监理管理方式通常依赖单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采用分阶段、静态化的管理流程,这种方式在面对智能电网高度集成化的技术架构时显得力不从心。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仅涵盖了输电、配电等传统领域,还涉及新能源接入、微电网发展以及多元化用户需求,要求监理管理具备更高的系统协调性和实时响应能力。随着工程规模和参与方的增加,跨专业、跨部门的协同机制成为监理工作的关键,而这种协同不仅要求信息的高效共享,更需要在管理流程中融入动态调整的能力,以应对工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三)环境与政策驱动的需求
在智能电网建设的推动下,电力工程监理正面临环境与政策层面的双重驱动,这种需求主要源于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而传统化石能源依赖型的工程管理方式难以满足清洁能源接入和高效利用的需求。同时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工程建设的环保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监理工作需要在质量保障的同时注重节能减排的实现,这不仅关乎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还影响行业整体的绿色转型进程。在政策层面,政府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强,要求工程建设全流程的透明化和合规性,同时引入了一系列绿色标准和法规,对项目实施的环保指标进行了明确约束。
二、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下电力工程监理的创新模式
(一)信息化与数字化监理模式
信息化与数字化监理模式是在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监理方式,其核心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工程监理过程的高效化和智能化。通过物联网技术,现场的各类工程数据可以实时采集,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以及施工进度等,并通过无线传输汇总至云平台,形成一个集成化的数据中心。数字化管理平台则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处理,生成动态化的监控报表和风险预警信息,帮助监理人员实时掌握工程状况并快速做出科学决策。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使得工程中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能够被深度分析,通过挖掘潜在的规律与趋势,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质量或安全隐患。相比传统监理方式,信息化与数字化监理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显著增强了监理过程的透明度和精准性,使工程管理更具前瞻性和适应性,能够满足智能电网建设中复杂而多变的监理需求。
(二)全过程一体化监理模式
全过程一体化监理模式是一种贯穿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管理方式,旨在打破传统监理工作中各阶段之间的割裂状态,实现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全面协同与有机整合。在这一模式下,监理工作不再仅局限于某一特定阶段,而是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对项目进行动态管控,将质量、进度、安全和环保等多方面要求融入每个环节。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支持,这一模式能够实时共享各阶段的核心数据与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因信息断层导致的管理盲区。此外,全过程一体化监理还强调前期规划的科学性,通过对项目整体目标的深度解析,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全局性监控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数据的动态更新和实时追踪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确保工程建设的连贯性与高效性,竣工后通过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存储和分析,为运维和后续项目提供重要参考。
(三)绿色监理模式
绿色监理模式是一种以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工程监理方式,致力于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将绿色发展要求融入监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该模式强调对资源消耗、能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的全方位监控,通过科学规划和技术手段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控制。具体而言,绿色监理通过严格审核工程选材,确保使用低碳环保材料,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进行动态监测,及时纠正可能导致浪费或污染的行为。此外,这一模式还倡导优化施工工艺,推广使用节能设备和绿色施工技术,以降低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新能源接入和智能化设施建设方面,绿色监理模式注重推动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效益最大化,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保障各环节符合绿色标准。
结束语:综上所述,信息化与数字化监理、全过程一体化监理、智能化监理和绿色监理等创新模式的提出,为智能电网工程提供了高效、精准、可持续的监理方法。这些模式不仅优化了监理流程,提升了工程质量和效率,还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跨领域协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电力工程监理的创新将更加深入,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李强,黄益军,林圭俊.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J].光源与照明,2024(11):174-176.
[2]俞锦,叶秀虹.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J].光源与照明,2024(10):129-131.
[3]杨子纯.智能电网运行中的问题分析[J].上海电气技术,2024,17(03):8-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