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强度铝合金热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

杨拥彬  李党军 张晓玲 任继飞 单海珍

河北力尔铝业有限公司 057650

一、引言

高强度铝合金因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好,在高端领域地位重要,其力学性能依赖热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改变内部显微组织调控性能。因此,研究其热处理工艺与力学性能关系,对优化参数、提升性能有重要意义。

二、高强度铝合金热处理工艺概述

高强度铝合金热处理工艺包括固溶、淬火和时效处理,各环节相互配合影响最终性能。固溶处理是将合金加热保温,使溶质元素溶入基体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关键参数有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淬火是固溶后快速冷却,抑制溶质析出,淬火速度影响过饱和固溶体稳定性和时效效果。时效处理是将淬火后合金室温或加热放置,促使溶质以析出相均匀析出,提高强度和硬度,参数包括时效温度和时间。

三、固溶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1 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是固溶处理核心参数,影响显著。温度过低,溶质溶解不充分,过饱和度不足,时效难形成足够析出相,强度和硬度低,如 7075 铝合金固溶温度低于 460% ,抗拉强度可能低于 500MPa 。温度过高,虽促进溶解,但会使晶粒粗大,韧性下降,引发过烧,破坏力学性能,如 7075 铝合金超过 500°C 固溶,伸长率降至 5% 以下。所以,每种铝合金都有最佳固溶加热温度范围,如 2024 铝合金适宜温度在 495-505‰ ,可保证溶解又避免不良现象。

3.2 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同样是影响固溶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保温时间不足时,溶质元素未能完全溶解到基体中,固溶体均匀性差,会使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不稳定。如对 6061 铝合金进行固溶处理时,若保温时间短于 1 小时,其硬度可能波动较大,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溶质元素逐渐溶解均匀,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趋于稳定。但保温时间过长,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还可能导致晶粒长大,降低铝合金的韧性。例如,7050 铝合金在固溶处理时,保温时间超过 4小时,其晶粒尺寸会明显增大,冲击韧性下降约 15% 。

实际生产中,需根据铝合金的成分、厚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保温时间。一般来说,对于薄壁型材,保温时间可相对较短,约为 1 - 2 小时;对于厚壁锻件,保温时间则需延长至 3 - 6 小时。

3.3 冷却方式

固溶处理后的冷却方式直接影响过饱和固溶体的稳定性。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和油,水的冷却速度较快,能有效抑制溶质元素的析出,保证固溶体的过饱和度。采用水淬时,铝合金能够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例如,7075 铝合金水淬后的抗拉强度可达 570MPa 以上,而油淬时由于冷却速度较慢,部分溶质元素提前析出,抗拉强度可能降至 530MPa 左右。

但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快速水淬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导致零件变形甚至开裂。此时,可采用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等方式,在保证一定冷却速度的同时,减少内应力。

四、时效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1 时效温度

时效温度对析出相的形成和长大有着重要影响。在较低温度下时效(如室温时效),析出相形成速度较慢,且尺寸细小、分布均匀,能使铝合金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时效周期较长。以 2014 铝合金为例,室温时效 1 个月后,其硬度可达到 120HBW,而若在 120C 下时效,仅需 10小时就能达到相近的硬度值。

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析出相的扩散速度加快,形成速度加快,时效周期缩短。但当温度过高时,析出相容易粗化,间距增大,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减弱,导致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下降,即出现过时效现象。如7075 铝合金在 150℃时效时,抗拉强度可达 580MPa,而在 200℃时效时,抗拉强度可能降至 520MPa。

因此,需根据铝合金的种类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时效温度。对于要求高强度的铝合金,通常采用较低的时效温度;对于需要兼顾强度和韧性的铝合金,可适当提高时效温度。

4.2 时效时间

时效时间与析出相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在时效初期,随着时间的延长,析出相数量不断增加,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逐渐提高,处于欠时效阶段。当时效时间达到一定值时,析出相数量达到最多且分布最为均匀,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即达到峰值时效。

超过峰值时效时间后,析出相开始粗化,性能逐渐下降,进入过时效阶段。例如,6061 铝合金在 120℃下时效,峰值时效时间约为 24 小时,此时其抗拉强度为 310MPa ,若时效时间延长至 48 小时,抗拉强度则降至290MPa

不同的铝合金在相同时效温度下的峰值时效时间存在差异,这与合金的成分和组织结构有关。在实际生产中,需通过实验确定每种铝合金在特定时效温度下的峰值时效时间,以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

五、其他热处理工艺因素的影响

5.1 回归再时效处理

回归再时效处理是一种针对高强度铝合金的特殊热处理工艺,主要用于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该工艺先将焊接后的铝合金加热到一定温度(回归温度),使焊缝附近过时效的析出相重新溶解,然后进行时效处理,促使析出相重新均匀析出。

通过回归再时效处理,可显著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例如,7075 铝合金焊接后,接头抗拉强度可能降至 350MPa,经过回归再时效处理后,接头抗拉强度可恢复至 500MPa 以上。

5.2 分级时效处理

分级时效处理是将铝合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多阶段时效。先在较低温度下时效,形成大量细小的析出相核心,再在较高温度下时效,使析出相均匀长大。这种工艺能够在提高铝合金强度的同时,改善其韧性。如2024 铝合金采用双级时效(120 V×2h+160%×4h. ),其抗拉强度可达480MPa,伸长率为 12% ,相比单级时效,韧性有明显提升。

六、结论

高强度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对其力学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固溶处理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以及时效处理的温度和时间等参数,通过改变合金内部的显微组织,直接影响着铝合金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回归再时效、分级时效等特殊工艺也能针对性地改善铝合金的某些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的高强度铝合金类型和性能要求,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必要时采用新型热处理工艺,以实现铝合金力学性能的最大化。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强度铝合金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为其在高端领域的应用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郝帅 . 电弧增材制造超高强度铝合金的组织、性能与热处理工艺研究 [D].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24.DOI:10.27324/d.cnki.gshkc.2024.000742.

[2] 孟凡奇 . 镁铝合金热处理工艺优化及性能提升研究 [J]. 世界有色金属 ,2024,(07):1-3.

[3] 张德恩 , 卢锦德 , 张晓燕 . 热处理工艺对新型高强度铸造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J]. 热加工工艺 ,2009,38(04):93-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