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者

周芝

监利市崇文小学 433300

引言:

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思维品质、审美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现实教学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方式单一、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所以,探究基于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拟从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完善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展开探究,希望能够构建系统完整教学策略体系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立足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能有效帮助学生沉浸学习氛围,通过声音、图像等多感官刺激激活课堂活力,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生动情境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探究学习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与问题解决意识,通过设置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策略则注重小组互动促进同伴间知识共享与思想碰撞,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表达能力,阅读教学中应采用预测 - 阅读 - 验证模式,激发阅读兴趣与思考习惯,写作教学应注重真实情境,鼓励学生从生活获取素材,表达真情实感。项目学习法通过设计主题任务,让学生经历完整学习过程,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教学为例,可具体实施如下创新方法:课前教师应当设计春节习俗调查项目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收集家乡与北京春节习俗资料,培养信息搜集能力。课堂伊始教师应当播放北京春节庙会、舞狮、放鞭炮等视频片段创设浓厚节日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预测文章可能包含哪些北京春节特色活动,培养推理想象能力,阅读环节设计寻宝式问题:北京春节有哪些特别活动?作者用何种表达方式展现春节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语言魅力。组织春节风俗对比小组讨论,让学生比较北京与家乡春节习俗异同,培养文化理解力与表达能力,采用戏剧表演方式,请学生分组表演北京庙会场景或舞狮活动使文本内容立体化。拓展环节设计我眼中春节主题创作,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视频记录表达对春节理解与感受,培养创造力与表达能力。课后可组织春节文化展,展示学生调查成果与创作作品,邀请其他班级学生参观交流,扩大学习影响。通过这些创新方法综合运用学生不仅掌握文本内容,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认同感与语言表达能力实现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二、围绕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环节应精心设计问题链,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引发思考,激发认知探索欲望,导入环节创新至关重要可采用故事导入、悬念导入、情境导入等多种方式吸引注意力,激活已有经验。课堂互动应强调师生平等对话,营造民主氛围鼓励表达个人见解,教师提问设计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开放性问题引导多角度思考。小组讨论环节应明确任务与分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培养合作意识,成果展示环节应创设表达平台让学生分享学习收获锻炼表达能力,课堂总结不宜简单概括内容,而应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梳理知识体系形成自己见解。

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学为例,教学过程可优化如下:课前设计思考问题链:象有多重?为何难以称重?曹冲如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欲望。导入环节创设悬念,教师应当出示一头大象图片,提问:如果没有大型称重设备,你会如何测量大象重量?引发思考。让学生自由猜想各种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出示课题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初读环节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阅读课文,标记不理解词语,培养自主阅读习惯,理解环节设计层层递进问题:故事发生什么时间?谁想称象?遇到什么困难?谁想出好办法?具体怎么做?引导学生梳理故事脉络。重点探究曹冲称象方法,教师应当提问:为何曹冲想到用船称象?这个方法有何巧妙之处?引导学生体会曹冲聪明才智。组织小小发明家小组讨论,请学生设想现代条件下称大象其他创新方法,激发创造性思维。深入理解环节可采用角色扮演形式,请学生分饰曹操、曹冲、大臣等角色,表演称象场景加深对故事理解。总结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从曹冲身上,我们学到什么?培养学生提炼主题能力,拓展环节可设计生活中智慧调查任务,请学生收集身边巧妙解决问题例子,分享交流,实现知识迁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聚焦核心素养,完善教学实践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是提升教学实践效果关键,传统单一考试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构建包含自评、互评、师评多维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情感态度。引入成长档案袋评价,记录学生作品、阅读笔记、活动照片等材料全面展示成长轨迹,课程资源整合利用对完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应善于挖掘校本资源、社区资源及网络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开展社区调查等活动让语文学习走出教室,融入生活。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趋势,教师应当借助微课、慕课等数字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智慧教室、平板电脑等现代设备创新教学形式。

利用教学平台实现师生即时互动,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构建班级读书社区,鼓励学生在线分享读书心得开展互动讨论,营造浓厚阅读氛围。家校协同合作机制构建亦不可忽视,教师应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指导家长参与语文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如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讨论,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教师专业发展是完善教学实践根本保障。学校应建立教研共同体,鼓励教师开展行动探究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通过建立完善教学实践体系,多方协同推进,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综合能力发展。

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表明,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完善教学实践是提升教学效果重要路径。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多元互动学习情境,关注问题导向学习,优化各教学环节设计,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整合教学资源促进信息技术融合。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区域差异背景下教学策略差异化应用,为不同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针对性指导。

参考文献:

[1] 钟亚真 .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 [J]. 教育 ,2025,(18):115-117.

[2] 拉毛草 .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J]. 作家天地 ,2025,(18):55-57.

[3] 刘敏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深度阅读教学探究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5,(1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