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戏曲艺术促音乐学科育人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

张琴英

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第二实验小学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推广及发扬,必然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音乐教育充分挖掘美育的价值,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是戏曲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最优途径之一。戏曲艺术从少儿抓起,孩子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本民族母语的熏陶,这些语汇会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能量滋养自我的品德修养,提升自信和生活品质。

一 .“戏曲艺术,音乐教育”互融合

整理发现,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与戏曲相关的作品有 8 个,主要分布在二年级及以上书本当中,平均每个学年1-2 个作品,内容为京剧、昆曲、豫剧、锡剧等。目前主要从运河沿线的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进行了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包括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北京京剧、河南豫剧、安徽黄梅戏、江苏锡剧和昆曲、浙江越剧等。由此可见,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被关注和重视的。

1. 第一步“问卷调查,了解学情”要做实

调查问卷样稿如下:

同学们,你们好!学校将开展“戏曲艺术进校园”的美育活动。为了解同学们对此活动的态度,我们设计这份问卷。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如实地进行回答。谢谢你的合作!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各题,并在最能表达你意愿的答案字母上打一个勾。

1. 你期待每周两次的音乐课吗?

A 很期待 B 不期待 C 无所谓

2. 在音乐课上,你感觉快乐和轻松吗?

A 是 B 不是 C 偶尔

3. 音乐课本上学过的歌曲,课后你自己会复习再唱唱。

A 会 B 不会 C 偶

4. 音乐体验实践活动,你乐于参加。

A 是的 B 不是 C 还好

5.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戏曲频道(CCTV11)你知道吗?。

A 知道 B 不知道 C 有点印象

6. 戏曲频道的节目你喜欢看吗?

A 喜欢 B 不喜欢

7. 我国的国粹是京剧你知道吗?

A 知道 B 不知道 C 有点印

8. 我们社区有一个京剧队, 你知道吗 ?

A 知道 B 不知道 C 有点印

9. 除了京剧,你还了解其他的戏曲种类吗?

A 了解 B 不了解 C 有点了解

10. 音乐课上,利用部分时间学习戏曲艺术知识,你有兴趣吗?

A 有 B 没有 C 还好

11. 这学期,音乐课堂开展“戏曲艺术进课堂”的学习活动,你欢迎吗?

A 欢迎 B 不欢迎 C 还好

12. 如果开展“戏曲艺术进课堂”的活动,你觉得还可以开展哪些具体的小活动?

13. 除音乐课内学习戏曲知识, 你还希望在哪些课外时间进行活动?

14. 你自己对戏曲艺术学习, 那些内容感兴趣?

以上问卷主要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 : 一是对目前音乐课的学习情绪 (1~6 题 ) ;二是对戏曲艺术方面了解的程度(7~11 题) ;三是对学校开设的戏曲学习活动献计献策 (12~14 题 )。其中 1~11 题是封闭式问答;12~14 题是开放式问答。

2. 第二步“课堂时效,分层优化”要做细

新课标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四大核心素养的内涵指向,要求我们善于优化课堂有效地途径和方法,分年段有时效的将戏曲艺术渗透进音乐教育。做到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增强学生的会“听”、会“动”、会“思”多种能力。

(1)低年级,师生游戏互动来教学

游戏教学,是低幼年级孩子学习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方式之一。它强调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过程,强调学生在玩中学的氛围。如:在一、二年级增加老版《京剧锣鼓》欣赏教学。教学时有意识地结合教材 “敲一敲,听一听” ,设计了“我是锣鼓师”的游戏活动环节。先让孩子们用自带的各式小武器(罐头,竹棒,铃铛等)自由敲击身边的物体,教室沸腾了,孩子们对叮铃哐啷的音响效果兴奋又好奇。此时教师现场展示一段精彩的锣鼓经震撼了这群小娃娃们,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易模仿乐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此时教师再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们不知不觉已融入学习活动中。

(2)中高年级,戏曲理论知识来侧重

没有较扎实的知识底蕴,实践就少了发展存在的根基。戏曲理论知识,是戏曲音乐文化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戏曲音乐传承的精髓所在。中高年级的学生掌握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学习能力,较低幼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有提高,除了要求会熟练演唱经典戏曲乐段外,还要求掌握一些戏曲文化知识。如:三四年级增加老版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欣赏教学。笔者认为,安庆方言的发音吐字就是很好的学习点,教学时就要求学生掌握。如:“丢下一粒籽,发了一棵芽”中“棵”;“红杆子绿叶,开的是白花,结的是黑籽,磨的是白粉,做的是黑耙。”中“红、绿、白、黑、”等,学生觉得新鲜、有趣,学起来特别有兴趣。再如:五六年级增加创新课型《京腔京韵》该单元在教学时,侧重于京剧的角色行当与四种表演形式的戏曲知识介绍。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开教学环节,学生们在精心营造的学习氛围中,走近京剧艺术,了解她的精髓,学习她的文化,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艺术体验,而且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

3. 第三步“进阶教学、多型模式”要做稳

如果想取得丰富宝贵的实践经验,多进阶式的研讨教学模式也很重要。比如校级公开课;区级研讨课;市级评优课。在实践初期,曾借助校级公开课,建构情景教学主题《咿咿呀呀学戏乐》。教学内容整合资源:不同戏曲剧种的名家;不同剧种的戏曲名段。(包括: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传统京剧《苏三起解》;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曾借助区级研讨课,建构创意教学主题《戏曲王国乐趣多》。教学内容整合资源:戏曲的概念;京剧的伴奏乐器(文场、武场);锣鼓经中身段模仿。

多型模式进阶教学的优势,一是精美富有儿童立场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更有质感的教学情境,能丰富学生的视听审美感官、提升文化理解视阈,增强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二是根据学生原有的戏曲知识基础有效整合教学内容,课堂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三是教学环节合理有效地设计,以及师生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关系,都能促进学生“听”、“动”、“思”多种核心素养。

二.“校园文化,社团平台”互依托

戏曲艺术离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确实有点距离,课堂内四十分钟的渗透,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持续太久。借助创设和美校园戏曲艺术特色文化营造出氛围,使孩子们能近距离的感受、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让他们在这种氛围中,乐学戏,想唱戏,爱上戏。

实践中曾策划、组织,成立 “我是小戏迷”校级社团。经过面试、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的选拔挑选学员。社团共分三个选修项目:京剧组、越剧组、相声小品表演组。实践证明,经过辅导员的指导和自己的学习,社团学员们在戏曲演唱、语言表达、舞台表演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在一些比赛中获得很好的成绩。

借助学校奇异视界和影视基地双优质资源,开设和美校园戏曲欣赏专栏,播音员的选拨要求普通话流利标准,能熟练操作播放设备,会灵活处理突发状况。在时间分配方面每周专栏欣赏20 分钟,内容安排欣赏、聆听与戏曲有关的各种内容,比如:戏曲现在的发展状况;戏曲名家的动态;戏曲的理论知识;各种剧种的经典乐段;学生推荐的戏曲资料共赏。社团和平台过程性资料主要包括文字资料、视听资料,还有学生欣赏后的感想短文等。

这种“文化营造,社团平台”互依托的途径无形之中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尤其是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方面,都起到了有效地育人价值。

三、“文化生活”和“学科育人” 互发展

学科文化育人和学科生活育人简称为文化生活。和美校园音乐学科的学科育人注重戏曲艺术与音乐教育相融合,旨在培养提升和美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1. 学科知识育人是学科文化生活的第一重发展。结合运河沿岸相关戏曲文化的溯源探秘这一项文化生活,不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科知识,而是“育其知”,培育学生的认知和感知。大运河贯穿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当时盛行的元杂剧也随着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发展而一路沿途南下。元朝时期,苏州诞生了昆山腔,在著名音乐家魏良辅的改良后形成了昆曲,成为中国戏曲史上辉煌的一页。至今为止,运河沿岸的戏曲大致有:北京京剧、河北梆子、山东吕剧、淮安淮剧、无锡锡剧、苏州昆曲、浙江越剧等。借助音乐教育多种方式将学科知识渗透在课内和课外文化活动中,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甚至“乐学”,将学科知识所蕴含的“丰富营养”去浸润学生的生命底色,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能力、品德悟性和言行修为。

2. 学科思想育人是学科文化生活的第二重发展。学科知识本身就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积淀、提炼、浓缩和抽象。学科教学要回归到生活的真实情境,生活既是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学科教学的落脚点。一方面与现行苏教版的音乐教材补充融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学年可以增加一个戏曲艺术。比如运河戏曲、运河民歌、运河乐器等主题内容,通过视频、图片与影视媒介的结合,逐步了解并感受大运河沿岸各地文化对戏曲艺术发展的影响。另外创建“运河系列”音乐文化。比如“戏曲与电影”、“戏曲与歌剧”、“戏曲与流行乐”、“戏曲与生活”。结合校本戏曲社团;结合“运河系列”主题课程的开发运用,依托戏曲校本社团和戏曲主题课程这两项文化生活,用思想重塑教育的行为,提升教育的品质,重构课堂教学,滋养学生的心灵和引领生命成长。

结语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学科教学的根本价值。学科教学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和渔场”。时代在变迁,环境在变化,理念在更新。在新课程背景下,戏曲艺术这颗“金种子”将会深耕厚植存活于更广阔的土壤中,那就是我们孩子的心田。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 . 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我提倡“活动教育”[N]. 中国教育报 ,2014-07-26(4).

[2] 李文送. 学科教师究竟教什么[J]. 中国教育学刊,2016,(9).

[3] 赵丽 .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探究 [J]. 宁夏教育,2022(11):21-22.

[4] 王秀娟 . 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戏剧教育的策略研究 [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9):18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 .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