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学做合一”让小学德育更走心

作者

吴永娴

新兴县翔顺实验学校 527400

引言:

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健全人格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小学德育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理论灌输多而实践体验少,活动形式化而缺乏内在感染力。探究立足“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针对现有问题探索构建情境式德育课堂和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两方面策略,期望能够打造更具实效性、更能走心走实小学德育新路径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全面发展。

一、现状困惑,问题显现:小学德育教学与学生成长脱节

当前小学德育教学虽然受到广泛重视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德育课堂呈现出明显知行分离现象,教师往往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灌输热衷于讲道理、讲规范,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与行为习惯培养。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主要依靠说教与讲解,缺乏互动性与生动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许多德育活动流于形式成为完成任务走过场,没有真正触动学生心灵。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许多道德要求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更难以内化为自觉行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重视结论轻视过程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体验机会,导致学生对德育内容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另一方面德育评价机制存在明显缺陷,过分关注结果而非过程,关注表面行为而非内心变化,评价标准过于简单化往往以学生行为表现或者活动参与情况作为唯一依据,缺乏对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综合考量。德育实施过程中各主体配合不够默契,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不足形成教育孤岛现象,许多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表现截然不同出现两张面孔情况。教师德育专业能力不足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部分教师缺乏德育理论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德育工作方法单一难以应对学生多样化道德发展需求,无法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德育指导,最终导致德育效果大打折扣难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理念融入,方法创新:构建“教学做合一”德育课堂

要改变德育教学与学生成长脱节现状,必须将“教学做合一”理念融入德育课堂建设,教师应转变教育思想充分认识德育不仅是传授道德知识,更是培养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过程。课堂设计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将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实践有机整合,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使抽象道德概念具体化。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道德故事和典型案例,增强课堂教学直观性和感染力激发学生情感共鸣,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体验中感受道德要求形成正确价值判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和陪伴者角色,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表达真实想法,并针对不同学生特点提供个性化指导,满足差异化德育需求。

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加减法(一)教学中,应当巧妙融入“教学做合一”德育元素,课前设计爱心超市情境,学生扮演顾客与营业员角色,通过购物、收银、找零等活动既学习加减法运算又体验诚信交易重要性。课堂上组织帮助留守儿童募捐计算任务,让学生计算各班捐款总额与平均数培养关爱他人情怀,设置校园植树合作学习环节,小组成员共同计算所需树苗数量与费用,既巩固计算技能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环保意识。教学中遇到计算难题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怕困难,通过反复尝试找到解决方法潜移默化培养坚韧品质,课后布置家庭记账本实践作业,让学生记录家庭一周收支情况并进行加减计算,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感恩父母、珍惜资源良好习惯。通过这些融合式教学活动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自然内化诚信、关爱等品质实现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同步进行,真正达到“教学做合一”育人目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活动引领,实践深化:开展体验式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效果最终要通过学生实际行动体现,因此必须重视体验式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学校应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策划设计贴近生活真实情境德育实践活动。可以开展校园责任岗位实践如值日生、图书管理员等,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体验责任感,组织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如爱心义卖、环保宣传等,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开展小小传承人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中华美德,策划微心愿帮扶行动,鼓励学生互相关爱体验助人快乐。这些活动要注重过程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在实践中获得真实体验和情感触动,教师要做好活动引导者和支持者,在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明确活动目标和意义,活动中关注学生表现及时给予指导,活动后组织反思分享帮助学生提炼经验,内化道德认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初步认识这一课程蕴含丰富德育实践机会,教师应当精心设计融合学科知识与品德培养体验式活动,组织角寻找大行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内寻找各种角如教学楼拐角、桌椅角等,培养观察力与探究精神,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角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增强学习兴趣。设计角度安全小卫士活动,让学生识别校园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尖角制作防护标志,既巩固角知识又培养安全意识与责任感,开展角度艺术家创作活动,学生运用不同角度创作图案制作班级墙饰或贺卡,送给学校保安、清洁工等工作人员表达感恩之情,培养尊重劳动美德。组织角度建筑师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运用纸板搭建小房子要求构造稳固美观,过程中体验团队协作重要性同时培养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策划角度与我们生活主题班会,学生分享发现角度实例及其作用如交通标志上各种角度表达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规则与秩序重要性。

结论: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活动开展,通过构建“教学做合一”德育课堂和开展体验式德育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德育认知、情感、行为有机统一使德育工作真正走心走实。教师应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探究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设计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活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霞 .”教学做合一”让小学德育更走心[J]. 师道: 教研, 2021.

[2] 张乐 .” 教学做合一” 让小学德育更走心 [J]. 赢未来 , 2018,000(007):P.334-334.

[3] 顾慧 . 巧用行知思想 , 让小学德育更走心 [J]. 第二课堂 (D), 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