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职教高考语文复习课优化设计

作者

李志达

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 471000

引言:

职业教育高考语文复习课程设计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分强调题型训练与答题技巧,忽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当前职教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思维品质不足、文化认同感缺乏等问题突出,亟需转变教学理念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复习全过程。探究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框架,着眼职教学生认知特点与升学需求,探索语文复习课程优化路径,为提升职教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高考应考水平提供策略支持。

一、深化素养目标,构建复习内容体系

职教高考语文复习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突破传统知识点罗列式复习模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维度,复习内容设计须围绕这些素养目标进行系统规划。复习内容应进行模块化重组,摒弃按单元或章节线性复习方式采用主题式整合方法,将阅读理解、文学常识等内容按思维逻辑关联重新编排。例如将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中涉及传统文化主题文章整合为文化传承模块,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把握传统文化精髓,将议论文阅读与写作整合为思辨表达模块,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复习内容应体现层次性,按照认知难度进行梯度设计构建基础强化—能力提升—综合应用三级复习结构,基础强化阶段注重语言知识点查漏补缺,包括重点实词虚词辨析、文学常识梳理等,能力提升阶段聚焦阅读理解技巧训练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分析论证方法,综合应用阶段则侧重模拟试题演练培养学生解题迁移能力。

复习内容体系构建还需注重职教学生认知特点,增强内容情境性与实用性,职教学生思维方式多偏形象具体,抽象概括能力相对薄弱,复习内容设计应强化图文结合,利用思维导图展示知识间联系减少抽象概念理解难度。复习材料选择应贴近职业生活,从学生专业领域选取复习文本增强学习亲和力,如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选用科技发展历史或技术创新文章作为阅读理解材料,针对烹饪专业学生,选用工匠精神或文化传承主题文章作为议论文写作素材。复习内容应打破单一书本知识复习局限,增加时政热点与社会实践案例,拓展学生视野培养文化理解能力,建立经典阅读 + 时政热点 + 专业文化复习内容框架,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提升文化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形成健全人格与完善世界观。

二、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复习课堂效率

职教高考语文复习课堂教学策略优化应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采用多元互动教学方法,传统语文复习课堂常陷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模式,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与思维活力,针对此问题教师应转变教学角色,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引导者,采用问题驱动 +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复习课前教师应当设计核心问题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课堂中围绕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课后安排拓展性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形成完整学习闭环。例如在文学作品复习环节,教师应当抛出如何理解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手法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阅读分析不同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异同,培养文学鉴赏能力。以考促学策略也应得到合理运用,教师应当将历年高考真题融入课堂教学,但重点不在题目本身而在通过题目反向推导所考查核心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而非机械记忆答案模板。

复习课堂效率提升还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混合式学习环境,职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应当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学习过程个性化,一方面建立线上复习资源库,包括微课视频、题型解析等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利用学习平台收集学生作业数据,分析共性问题实现精准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先通过线上资源学习基础知识,课堂时间则用于重点难点讲解与实践训练,同时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科融合打破语文复习与专业学习壁垒,如在议论文写作指导中结合学生专业背景设计写作主题,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融入写作实践,既提升写作能力又增强专业认同感。教师还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培养学习自信心。职教学生普遍语文基础较弱容易产生学习焦虑,教师应采用渐进式教学策略设置适宜难度挑战任务,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建立学习信心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学习能力发展

职教高考语文复习课评价机制完善应打破单一考试评价模式,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传统复习课评价往往局限于模拟考试分数,难以全面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评价体系应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三个维度。诊断性评价在复习初期进行,通过摸底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精准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与能力短板,为后续复习计划制定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贯穿复习全过程,关注学生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质量等,及时发现学习问题并给予指导。结果性评价则通过阶段性测试与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成效,但评价重点应从单纯分数转向能力提升幅度,鼓励学生与自我比较体现进步性原则。

评价内容设计应围绕核心素养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语言理解运用方面关注学生文本解读准确性、语言表达流畅性与规范性,思维品质方面考查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水平,审美鉴赏方面评估学生对文学作品审美特征把握能力,文化理解方面检验传统文化常识掌握程度与现代文化理解深度。评价工具应多样化,除传统笔试外还应当采用口头报告、读书笔记等方式,全面记录学生学习轨迹,评价反馈机制也需改进,由简单等级评定转为具体分析指导,针对学生表现给予针对性建议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

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职教高考语文复习课优化设计需从内容体系构建、教学策略创新及评价机制完善三方面进行系统变革,复习内容应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目标进行模块化重组体现层次性与情境性,教学策略应强调问题驱动与合作探究构建混合式学习环境,评价机制应突破分数局限关注能力发展过程。通过上述优化措施能有效促进职教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升高考应考水平为职教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廖健华 . 研真题 思教学 提素养——以历年职教高考作文真题为导向 , 优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究 [J]. 广东教育(职教), 2024(10):74-76.

[2] 曾秀刘. 以核心素养引领职教人文化——以中职语文融合教学为例[J]. 教师 , 2021, 000(026):17-18.

[3] 易祖虹 . 对中职语文教学如何贯彻核心素养的思考 [J]. 2020. DOI:10.12219/j.issn.2095-4751.2020.26.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