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阅读任务的小学语文分级策略与成效分析
张丽芳
临泉县城关街道中心校阜临小学236400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阅读教学需 “关注学生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提升能力”。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按 “低年级积累、中年级理解、高年级鉴赏” 的梯度编排内容,如一年级以儿歌、短篇童话为主,六年级引入散文、议论文等文体,为阅读分级教学提供了天然的内容依托。
然而,当前部分教学中,教师对课本内容的使用仍停留在 “统一讲解、统一任务” 层面:低年级学生被要求分析课文修辞手法,高年级学生仍机械抄写生字词,导致学生阅读积极性受挫、能力发展失衡。因此,立足统编版课本,探索聚焦阅读任务的分级策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聚焦阅读任务的小学语文分级策略设计
任务阅读教学法以建构主题理论为指导,摒弃以往知识传授、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转而采用以解决问题、探究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教学方式。分级策略需围绕 “让不同学生在阅读中都能获得成长” 的目标,从目标、内容、方法三个维度实现精准匹配。
(一)分级设定目标,贴合课本能力梯度
统编版课本每个年级、单元均明确了核心阅读能力目标,据此可将阅读目标分为基础层、提升层、拓展层,确保目标与学生能力、课本要求相契合。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观潮》为例:基础层目标聚焦课本基础要求,设定为 “正确朗读课文,识记‘潮、据’等生字,概括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提升层目标对应课本“品味语言” 要求,设定为 “找出描写潮水声音、形态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拓展层目标则超越课本基础任务,设定为 “结合生活体验,仿写一段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字,分析课文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分级目标设计,既保证所有学生完成课本核心任务,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提升空间,避免 “目标错位” 导致的学习低效。
(二)分级选择内容,依托课本拓展延伸
聚焦任务阅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新课标背景下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以统编版课本篇目为核心,从 “文本难度”“阅读量”两个维度分级设计内容,让不同能力学生都能 “跳一跳,够得着”。从文本难度看,基础层以课本原文为主,如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基础层学生阅读原文,完成 “找出体现雷锋助人为乐的句子” 任务;提升层使用补充细节的改编文本(如增加雷锋帮助老人的具体对话),完成 “对比原文与改编文本,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任务;拓展层阅读《雷锋日记》节选,完成 “结合文本,撰写‘我身边的雷锋’短文” 任务。
从阅读量看,低年级基础层以课本单篇短文本为主(如一年级上册《秋天》),提升层增加 2 篇同类主题文本(如《丰收的季节》)进行对比阅读;中高年级基础层完成课本单篇阅读,提升层拓展单元主题阅读(如五年级下册 “古典名著” 单元,补充《西游记》《水浒传》选段),拓展层尝试整本书阅读(如结合《草船借箭》推荐《三国演义》青少年版)。
(三)分级运用方法,适配课本任务类型
统编版课本的阅读任务涵盖了多种类型,包括“信息提取、情感体会、创意表达”等方面,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级指导,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学重点放在“具象化方法”上,比如借助课本中的拼音、插图以及注释等辅助工具来帮助阅读。以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的《小公鸡和小鸭子》为例,教师可以通过领读的方式,结合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各自具有的不同本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而对于提升层次的学生,教学则侧重于“结构化方法”,例如运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和归纳课文内容。在教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将课文中的“海水颜色、海底生物、海鸟”等关键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重点。
至于拓展层次的学生,教学重点则转向“批判性与迁移性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应用能力。在教授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的《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探讨“两小儿的观点是否正确”,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撰写“我的发现”短文,从而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这种分层次的阅读指导方法,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分级策略的应用成效分析
以 3 个年级 6 个班级为实验对象(3 个实验班实施分级策略,3个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为期一学期开展实验,通过问卷、测试、课堂观察分析成效。
(一)阅读兴趣显著提升
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班 82% 的学生表示 “喜欢阅读课”, 75% 的学生 “会主动阅读课本相关课外书”,分别较对照班高出 20% 、 30‰ 课堂观察发现,低年级实验班学生主动模仿课本童话角色朗读,中年级学生围绕 “民间故事” 单元组建分享小组,高年级学生主动撰写课本散文读后感,主动阅读行为明显增加。
(二)阅读能力分层提升
期末阅读测试(围绕统编版课本核心篇目,分基础、提升、拓展题)显示:实验班基础题正确率 93% (对照班 89% ),提升题正确率 84% (对照班 71% ),拓展题正确率 70% (对照班 52% )。从能力维度看,低年级实验班学生 “识字读文能力” 提升显著,能准确朗读长课文;中年级 “信息梳理能力” 突出,能快速梳理文本情节;高年级 “分析迁移能力” 较强,能运用课本写作方法进行创作。
(三)课本任务完成质量提高
课堂作业显示,实验班基础层学生背诵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潮来时” 段落准确率达 94% ,且能读出气势;提升层学生分析《祖父的园子》中 “自由快乐” 的句子时,能精准结合语境;拓展层学生完成《北京的春节》“家乡习俗调查” 任务时,方案设计更完整、报告更详实。单元测试中,实验班 “分析角色形象”“理解寓意” 等题型得分率较对照班高出 15-18 个百分点。
三、结语
聚焦阅读任务的小学语文分级策略,以统编版课本为核心载体,通过分级设定目标、分级选择内容、分级实施方法,实现了 “因材施教” 与 “课本教学” 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该策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不同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分层发展,提高统编版课本阅读任务的完成质量,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未来,还需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策略,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 熊石菊.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 2025(8).
[2] 宋鸣宇 .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C]//首届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交流会论文集.2025.
[3] 刘优 . 小学语文四年级大单元教学的作业优化策略研究 [D].江西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