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物理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与技巧

作者

陈小丽

昆山市锦溪高级中学 215324

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课堂互动非常关键,传统填鸭式教学已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积极而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自动投入到知识的创建过程之中,优良的互动环节设计加上技巧的运用,可以营造出活泼的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互动进程中深刻领悟物理知识,加强思维能力,所以对它展开研究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中物理课堂互动设计原则

1.1 目标导向原则

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需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以“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为例,此部分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领悟该定律的内容,并能用它解决问题。于是互动设计可以围绕着力,质量与加速度之间关系的实验探究来展开,引领学生经由分类实验采集数据,剖析现象,进而总结出定律,此类互动活动紧扣目标,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规避互动陷入形式化,从而真正做到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助力。

1.2 学生主体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互动环节的时候,要充分把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兴趣点纳入考量范围之内,在开展“机械波”教学之际,由于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水波之类的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可以安排学生分享生活当中波的实例,接着再以小组形式探讨波的流传特征。这样一种依托于学生既有经验而开展的互动,能够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得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成为知识探究的主体,而此时教师只需从旁予以引导,帮助学生自行创建知识体系即可。

2. 高中物理课堂互动技巧与实践

2.1 巧妙提问激发思维

教师发问就像是打开课堂互动大门的一把钥匙,重点在于用心设计问题,富有层次感的问题可以引领学生慢慢触及知识的核心地带,在教授“牛顿运动定律”之时,开始的时候,教师会提出像“牛顿第一定律讲述的是物体在哪种状态下的运动规律,”这种基本性的问题,来促使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知识,从而形成思维的根基,当学生把基础打牢之后,教师再进一步询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物体同时受两个不同方向的力作用,按照牛顿第二定律,要怎样去判定这个物体加速度的方向”。这使得学生依照定律执行逻辑推导,深刻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知识拓展阶段,提出“汽车急刹车时,怎样用牛顿运动定律阐释车内乘客向前倾倒的情况,并剖析安全带的作用原理。”把抽象知识和生活场景紧密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去思考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扩展思维范围。

2.2 小组合作促进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可营造积极的互动氛围,学生在交流碰撞当中能加深对知识的领悟,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教学为例,首先应做好合理分组,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要素,把学生分成为每组 4-6 人的小组,使得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小组内部要有明确的分工,安排专门负责实验操作的同学,该同学需依照实验步骤严格规范地操作实验仪器,以确保所采集的数据准确,还要有一名数据记录员,其要专心记录实验进程中的各类数据,保证数据无差错,另外设置数据分析员,这名同学运用已学知识来整理,分析数据,从而找出数据背后蕴含的物理规律。

2.3 运用多媒体增强直观

多媒体技术为高中物理教学增添活力,可把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在“磁场”章节教学时,磁场不可见又不可触摸,学生难以领悟,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逼真表现出磁感线的分布状况,各类磁体周边磁感线的走向及其变化情形清晰可见,而且在动画演示进程中,教师找准时机发问:“观察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周边磁感线的分布,二者存在哪些异同点,”学生凭借直观的图像,很快就能察觉磁感线的特点,踊跃参与互动解答,教师在运用多媒体之际,要留意把握好节奏,防止信息量过多,留给学生思索吸收的时间,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画面细处,深刻探究物理原理,以此改善学习成果。

2.4 联系生活引发共鸣

把物理知识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其参与互动的热情,在教授“功和功率”的时候,用常见的建筑施工场景来导入,比如塔吊吊运建筑材料,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塔吊在提升重物期间,牵涉到哪些物理量发生改变,要怎样从功和功率这个角度去剖析这个过程。”学生对于建筑场景十分熟悉,此问题马上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再比如,在讲授“光的折射”之时,拿生活里筷子插入水中好像折断,海市蜃楼之类的现象作例子,问学生:“怎么会产生这种奇怪的光学现象,”。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踊跃思考,自发加入到课堂探讨当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现象,使得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处处存在,这样就能更为积极自动地参与课堂互动,深刻领悟物理原理在实际场景里的应用,进而优化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高中物理课堂互动环节要是经过精心设计并且技巧运用得当,那么这对于改良教学质量,塑造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来说意义重大,教师应该按照互动环节的设计原则,灵活运用一些实用技巧,遵照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持续改良课堂互动情形,营造出富有活力又高效的物理课堂,使得学生在积极的互动当中深入学习物理知识,进而改良自身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琦 , 梁佳贝 , 刘璇 , 白素媛 .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中物理支架式教学探讨 [J]. 科教导刊 ( 中旬刊 ),2020(12).

[2] 文安扬 . 信息化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J]. 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