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新策略
黄慧 龙开梅 向丹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镇凤鸣小学 重庆市云阳县 404502
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互联网 +ω′′ 全面深入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教育行业由此迎来了意义重大的变革。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根基,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价值。小学班主任身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承担着组织学生学习与生活、引导学生朝着健康方向成长的关键责任。随着“互联网 +”理念持续不断地深化,传统班主任工作模式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出来,已经无法契合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求,面对数量众多的网络信息、多样化的线上交流方式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诉求,探寻适合“互联网 +”时代的班主任工作新策略,成为了提高教育管理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互联网
理念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一)丰富教育资源储备
在传统的模式当中,小学班主任获取教育资源的途径比较有限,主要局限于教材、校内资料以及个人的经验,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之后,网络变成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库,班主任可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科网等,获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领域的优质资源。比如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班会的时候,可以下载高清的影片片段以及历史图文,以此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获取专业的辅导视频以及案例分析,提升疏导的科学性,。互联网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班主任可依靠教育论坛、社交群组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达成资源的共建共享,拓宽教育视野[1]。
(二)革新班级管理模式
传统班级管理主要依赖线下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效率不高,而且缺少动态性,“互联网 +”为班级管理给予了新的方法,班主任依靠微信、QQ 等社交平台,可迅速地发布通知、作业等各类信息,借助班级优化大师、晓黑板等 APP,可以实时记录并对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家长依靠手机端就能随时查看,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线上班级管理平台还可支持开展主题班会、小组讨论等活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提高了学生的班级归属感以及自主管理意识,达成高效且民主的管理[2]。
(三)优化家校沟通协作
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有着非常关键的保障作用,在“互联网 +”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像传统家长会、家访这类沟通方式存在着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互联网技术成功搭建起了一座便捷且高效的沟通桥梁,班主任借助微信公众号、班级博客定期发布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照片、视频等动态内容;家长可及时知晓相关情况并进行互动交流,还可以反馈自身的建议。线上家长会、视频家访等新型沟通方式,解决了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无法到校的难题,使得家校关系更为密切,提升了沟通协作的效率以及质量。
二、“互联网+”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策略重点
(一)强化网络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网络价值观
在“互联网 +”的环境背景下,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如暴力、色情以及虚假等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应当把网络素养教育当作班级教育的重点内容。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时候,可以借助主题班会、案例分析以及情景模拟等方式,来普及个人信息保护、防诈骗以及识谣言等知识,还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组织网络文明主题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去遵守网络规范,抵制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开展信息对比分析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学生对于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3]。
( (≺eq) 构建多元线上管理平台,提升班级管理效能
为了顺应“互联网 +”时代班级管理的新需求,班主任需要搭建起多元化的线上管理平台,要充分利用微信、QQ 这类社交平台以及班级优化大师等教育 APP,依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合理规划信息发布、沟通交流以及学生评价等管理场景,结合班级自身的特色,开发专属的平台或者小程序,像班级文化展示平台、事务管理小程序等,以此来强化班级文化氛围,提升管理效率与透明度。另外还要加强对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制定相应的使用规则,引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正确使用这些平台。
(三)创新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凝聚教育合力
“互联网 +”为家校协同育人给予了更多的可能性,班主任需要创新协同模式,凝聚教育合力。首先要建立常态化的线上沟通机制,除了线下家长会之外,还应增加班级微信群每日学习动态发布以及每周线上小组会议等沟通方式,其次要开展多样化的线上合作活动,像亲子阅读分享、家庭教育讲座直播、亲子运动会等,另外还要利用互联网组建家长学习共同体,分享教育文章并组织在线讨论,以此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
育水平。
(四)运用大数据分析,实施精准化教育指导
大数据技术能为班主任精准教育指导提供依据,班主任可以依靠分析学生在线学习的数据,掌握其学习进度以及知识掌握的情况,为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还可以分析学生网络行为的数据,及时发现学生沉迷游戏、过度社交等行为问题并加以干预,利用心理测评软件和线上交流平台来收集心理数据,定期筛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并给出专业辅导建议,达成精准化教育。
(五)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互联网
时代来临,这对班主任的信息技术素养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班主任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剪辑以及数据分析等技能的培训当中,以此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实际的实践过程里,要不断探索创新,把 VR、AR 等新兴技术融入到教育活动之中,还要时刻关注技术发展的动态情况,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创造出优质的教育环境,最终提升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的水平[4]。
结束语
“互联网
时代为小学班主任工作给予了机遇和挑战,班主任要认识到其意义,积极实践新策略,依靠强化网络素养教育、创新管理与育人模式、运用大数据以及提升自身素养等方式,提高工作实效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未来还需要紧跟“互联网 +ω′′ 技术趋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孙立波, 陈凤艳.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创新实践研究[C]// 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论文集. 2024:1-2.
[2] 马维秀 .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开展策略分析 [J]. 教师博览 ,2025(15):23-25.
[3] 彭金红. “互联网 +,,, 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新策略[C]// 教育教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 2023:1-5.
[4] 贾存瑞 . " 互联网 Π+Π′′ 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创新实践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2024,26(1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