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刘静宜
江苏省沭阳县正德中学 223600
前言:
由于核心素养是一种内在品质,在课堂中无法得到直接衡量,因此,教师需引入课堂评价来反馈学生的素养水平。在此基础上,根据素养水平的高低来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从而真正推进核心素养的高效落实。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需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采用科学的课堂评价策略来助力高中历史教学。
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传统的以知识记忆为主的评价方式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构建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推动历史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变[1]。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发展,不仅评价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策略
(一)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评价原则
新课标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明确。基于此,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要逐步从侧重历史知识传授,逐渐向侧重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一目标转变。如何测定学生课堂活动中表现出的素养水平与新课标所要求的核心素养标准之间的差距呢?这便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课堂评价。也就是说,课堂评价要反映学生课堂学习与发展的全部信息,要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贯彻于学生历史课堂学习活动的始终,多元化原则便是指评价的方法、手段要尽可能不落俗套和丰富多样;差异化原则,主要是指教师的课堂评价要立足每一位学生的历史学习实况,在评价内容、标准、方法上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切忌“一刀切”地评价。
(二)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评价目标
历史课堂评价中,教师需制定符合五大核心素养的课堂评价目标,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有据可依、有章可循[2]。
以“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围绕本课内容,结合五大核心素养,基于高一学生的学情,教师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① 通过阅读分析材料,说出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东方主战场的胜利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系。 ② 结合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这一特定的时空背景,分析阐述全民族浴血奋战的背景,并结合相关史实来概述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在不同时空下的抗战状况。 ③ 通过阅读、分析不同类型的史料,以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阐述正面战场抗战、敌后战场抗战、东方主战场抗战等历史事件的进展,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④ 通过阅读、分析史料,理解东方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阐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提高对史料的分析与解读能力。 ⑤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认识中国军民在民族危亡关头不畏牺牲、英勇顽强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较强的家国意识与民族情怀。以上评价目标十分契合课堂教学目标,也符合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求,教师可以此为依据,来评价和判断学生是否在学习中获得了某项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设计科学有效的历史课堂评价活动
科学设计评价活动是历史课堂评价实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可借助丰富的史料,灵活运用史料情境法、问题引导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手段,设置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探索的课堂评价活动。
例如,同样是在“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这节课的教学中,为达成 ④ 的核心素养目标,教师可设计基于史料情境构建、任务驱动探究的课堂评价活动。首先,教师可通过PPT 展示三则材料,创设史料情境。三则材料中,第一则是“东方主战场抗战”的相关史料,第二则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史料,第三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相关史料。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这三则材料,然后给出如下的小组合作探究任务:(1)三则材料分别展现了哪方面的内容?请简单说说。(2)为何说东方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之间有什么联系?(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是什么?试做简单阐述。以上任务可驱动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来获得知识与素养的提升。针对每一个小组以及小组每一位成员给出的答案,教师要科学评价,既要评价各个小组任务完成的具体情况,又要结合“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目标,告知学生他们达成这一目标的情况,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四)注重对课堂评价结果的科学化应用
在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原则之下,教师需基于新课标与核心素养要求,以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为中心制定详细的课堂评价目标,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将整个课堂评价聚焦于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和效果。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可通过测量、评价学生学习观念、行为、思维、习惯等的变化来甄别、判断学生当前的素养水平,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历史教学,在学生执行探究任务时,教师可作简单反馈,待任务结束时,统一进行详细的总结反馈 [3]。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能够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作用,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沈丽明 . 构建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五).2023.
[2] 魏雪萍 . 构建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教育科学 , 2022(5):3.
[3] 苏洪炎 . 构建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J]. 高考 , 201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