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主题意义为导向的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

郭春兰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第十中学校 663300

引言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型要求学生基于给定文本续写故事,考查语言运用、思维深度与价值观表达能力。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沿用“情节梳理 + 语言点讲解”的传统模式,学生续写内容常与原文主题脱节,出现“华丽辞藻堆砌却无实质意义”的问题。这折射出主题意义探究在教学中的缺失。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以主题为线索编排,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语境,为读后续写教学提供丰富语篇资源。本研究结合教材单元主题,探索以主题意义引领,助学生构建连贯续写逻辑,实现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

一、主题意义探究:读后续写的核心驱动力

主题意义是语篇的灵魂,决定着故事的发展方向与情感基调。读后续写中,学生需在理解原文主题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测延续故事,使续写部分与原文形成“意义共振”。例如“Sports and Fitness”单元的阅读文本《Living Legends》通过描述运动员的奋斗历程,传递“坚持与超越”的主题。若学生未能把握这一主题,续写部分可能偏离“体育精神”的核心,转而聚焦于比赛结果或个人荣誉,导致内容空洞。

根据语言学家王初明的“互动协同理论”,读后续写是读者与文本互动的过程,主题意义作为“隐性线索”,能引导学生将个人经验与文本内容结合,生成符合逻辑的续写内容。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单元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Sarah 从“信任朋友”到“怀疑背叛”再到“重建友谊”的心路历程,帮助学生理解“真诚沟通”的主题,进而设计出“Sarah 与 Hannah 共同找出谣言源头”的合理结局。

二、教学实践: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的三阶段模式

在引导学生分析《A Visit to the Moon》语篇时,教师从多维度助力主题提炼。内容上,聚焦“人类探索月球”,借宇航员视角展现月球环境与任务挑战,让学生感知探索的艰难与意义。结构方面,“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清晰叙事,凸显“探索未知”主线。语言上,“vast” “lonely” “brave”等词,营造出敬畏与勇气交织的氛围。经小组讨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总结出“探索精神推动人类进步”的核心主题。基于此续写可设计宇航员返地分享经历,以此激励更多人投身科学探索,让续写与原文主题紧密相连、逻辑连贯。

在运用思维导图助力《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读后续写教学时,成效显著。阅读阶段,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精准标注关键要素,像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定位于旧金山,明确人物为记者与幸存者等。这一过程如同为故事搭建框架,让学生对文本有清晰的整体认知。进入续写阶段,基于“灾难中的互助”这一核心主题,学生依托思维导图展开合理想象与情节补充。“记者组织救援队”体现记者在灾难中的担当与引领作用,“幸存者分享生存经验”则突出众人携手共克时艰。如此一来,“灾难—救援—重建”的完整链条自然形成。就像某学生的续写片段,通过“记者召集志愿者分发物资”“幸存者紧握照片表明重建决心”等具体动作与对话,既紧密呼应原文主题,又细腻展现了人物在灾难中的情感变化,使续写内容丰富且富有感染力。

在续写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结尾升华主题意义至关重要。教师提供“万能句式”与“主题升华句”,为学生搭建思维桥梁,助力其联系自我、文本与世界,让结尾从单纯叙事迈向深度表达。以“The Valueof Money”教学为例,围绕“金钱与幸福”主题续写故事时,某学生结尾巧妙运用对比手法,“true wealth lies not in coins but in the laughtershared with friends and the warmth of family”,将“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鲜明对照。此句不仅紧扣主题,更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跳出金钱局限,感悟亲情友情的珍贵,使文章立意升华,因而获得阅卷教师高度认可,彰显了主题升华在续写中的关键作用。

三、教学成效与反思

在主题意义导向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其优势显著且教学策略与问题对策兼具针对性。

从教学优势来看,在文本理解能力上,主题探究如同精准的导航仪,能助力学生快速锁定语篇核心信息,极大降低续写偏离主题的风险,让续写内容紧扣原文主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思维导图的应用为学生搭建了清晰的情节架构,学生借助“线索链”巧妙组织情节,使内容过渡自然,避免出现跳跃式写作。在主题表达能力上,主题升华训练推动学生写作思维转变,从单纯“描述事件”上升到“表达观点”,有效提升写作深度,让文章更具思想内涵。

这一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角色转变,从“知识传授者”变为“意义引导者”。如在讲解“Journey Across a Vast Land”时,教师通过巧妙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与责任”主题,激发深度学习。

然而教学中也面临一些问题。部分学生阅读量不足,难以积累与主题相关的表达。对此教师可推荐与教材单元主题匹配的英文原著片段,如《The Little Prince》对应“人与自我”,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同时主题意义升华程度缺乏客观衡量指标,教师可制定“主题契合度”“逻辑连贯性”“语言丰富性”三维评分表,细化评价标准,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更好地推动主题意义导向的读后续写教学发展。

结束语

以主题意义为导向的读后续写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应对新高考挑战,更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未来教学中,教师需进一步挖掘教材主题资源,创新教学活动设计,例如通过“主题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同时加强读写结合的评价研究,构建更科学的评价体系,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於云川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J].中小学外语教学 , 2023(15).

[2] 林建辉 . 浅析高考英语新题型 " 读后续写 " 教学策略 [J]. 英语教师 , 2022,22(10):5.

[3] 陈艳华 , 李晨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以2023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读后续写试题为例[J]. 广西教育,2024(2):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