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探讨

作者

彭武艳

宜昌市国姿幼儿园

引言:在 21 世纪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教研方式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幼儿园需要全面建立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保教教研为内容,整合优质资源,缩小园际差距,实现数字化赋能推动智慧校园转型升级、实现教师队伍合作共生。

一、采用高效的数字化工具

在当下教育环境中,众多幼儿园正积极引进和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化工具与应用,目的是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减轻他们在日常事务性工作中的压力。例如,自动化的考勤系统简化了幼儿的考勤记录过程,数字化的体能测试工具帮助教师更准确地评估幼儿的体能水平,而电子备课平台则替代了传统的手写备课方式,清晰地记录了教师的工作历程和个人成长轨迹。这些工具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激发了他们利用数字技术资源进行保育教育工作和自我提升的热情。

(一)明师课堂教研平台

以明师课堂的教研平台应用为例,明师课堂是上海明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专注于幼儿教师在线专业学习与交流的移动平台,该平台拥有 3 万门高质量课程,吸引了千万名同学一起学习。该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强大的上课工具,使得教师能够根据教育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快速挑选出合适的模板,极大地节约了备课时间。此外,明师课堂的教研平台还支持多媒体素材的整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该平台的便捷编辑和保存功能,以及备课资源的共享性,都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师课堂教研平台的透明化设计能够追踪备课资料的浏览率和教师的学习情况,这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备课的质量和创造性,教师的学习、参考和使用行为成为评价体系的一部分。

(二)智观宝贝游戏观察平台

智观宝贝游戏观察平台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工具,通过细致观察幼儿在日常游戏中的表现,教师能够轻松积累大量的幼儿相关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包括幼儿的行为表现,还涵盖了他们的情感反应、社交互动、认知发展和创造力展现等多个方面。

在幼儿的世界里,每一个微笑、每一次尝试、每一个发现都是极其宝贵的,它们构成了幼儿成长的珍贵瞬间。智观宝贝游戏观察平台的应用使得这些瞬间得以被捕捉和保存,为幼儿的成长历程留下了宝贵的记忆。当学期末来临时,智观宝贝游戏观察平台的应用更是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系统可以将一个学期中积累的照片和视频资料进行整合,通过专业的编辑技术,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解说和温馨的背景音乐,制作成一部部幼儿的“成长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不仅仅是简单的影像集合,它们是幼儿一学期学习生活经历的缩影,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一次次定格。

二、打造全面的数字化资源库体系

在构建数字化资源库的过程中,幼儿园必须注重资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资源的匮乏会降低教师对数字化资源库的使用热情,而资源过多但管理混乱则会使得教师难以快速找到所需的资源,这同样会导致教师的兴趣下降。因此,幼儿园正致力于系统化地建设数字资源库,通过不断优化资源的分类体系和检索功能,旨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教师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并激发他们持续使用数字化资源库的热情。

例如,目前幼儿园的数字化资源库已经采用了多维度的精细分类和智能检索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资源分类方面,资源被按照教育领域分为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等主要类别;根据幼儿的年龄段,资源被分为小班、中班、大班等不同层次;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资源还被细分为认知、技能、情感等不同的教育导向。此外,幼儿园还与数字化服务提供商合作,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活动。这些培训不仅包括了数字化工具的基础操作方法,还深入介绍了各种高级功能,确保教师能够全面掌握并有效利用数字技术资源。每一个资源都会被赋予多个相关标签,以便于教师进行检索。以一个旨在培养小班幼儿阅读兴趣的资源为例,它可能会被标记为“小班”“语言”“阅读兴趣培养”等关键词。当教师进行检索时,只需输入相关的关键词,系统就能通过标签匹配技术,快速地筛选出相关的资源,并根据资源的关联性和受欢迎程度进行排序展示。

三、通过情感关怀促进教师成长

尽管教师通常被认为具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在人机互动中缺乏情感交流,容易导致教师在虚拟教学环境中出现情感缺失的现象。遗憾的是,幼儿园有时会忽视教师的情感变化。然而,幼儿园的情感支持对于激发教师的生活活力至关重要,它能够通过情感的力量促进教学和学习的进步,进而推动教师的个人成长。

幼儿园的情感支持涉及情感识别、情感分析、情感调控和情感陶冶四个关键环节。在情感识别方面,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捕捉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如面部表情、声音变化和肢体语言,并结合生理信号如呼吸、心率、脉搏等,进行多模态情感识别。

情感分析方面,可以根据教师的教育数据和情感状态,对其不同阶段的情感进行分类,并构建情感变化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分析出负面情感的成因,可能源自幼儿园的管理制度、上级领导、新技术的应用、新的教学环境、幼儿的行为或家长的态度等,从而帮助教师摆脱情感上的困境。

在情感调控方面,可以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交流渠道,如心理健康课程、网络咨询平台等。同时,发挥多方面的关怀力量,包括领导、同事、校外专家等,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增强情感认同,进行理性反思和正确的归因,为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情感陶冶方面,要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字化环境。教师作为有血有肉的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规章制度和行政手段,他们更需要一个充满尊重、理解和公平的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完善的教学设施、高质量的教研活动、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都是提升教师归属感、幸福感、责任感和信任感的情感陶冶载体,这些因素都具有情感价值,能够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完善网络教研管理制度、搭建多元化的网络教研平台以及强化情感关怀与互动交流等对策,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门和教师应积极应对网络教研带来的挑战,充分利用网络教研的优势,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平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2024(16):58-61.

[2] 陈孝然 , 曹宇星 , 胡小勇 . 数字化转型视野下教师网络集体研修行为投入的效能识别 [J]. 现代教育技术 , 2024, 34(11):79-89.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 2024 年度专项课题,湖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 2024 年度重点课题《教育数字化赋能幼儿园融合教联体建设的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4ZX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