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民族文化情境的创设与实践研究

作者

张金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第二中学 6544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数学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将民族文化情境引入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民族文化场景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升数学素养。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民族文化情境的创设与实践,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民族文化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

民族文化情境创设是基于情境教学理论,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文化底蕴和现实意义的学习环境。情境教学理论认为,真实有效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民族文化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民族文化情境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能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元阳蘑菇房为例,元阳蘑菇房是哈尼族独特的建筑,其屋顶呈现出典型的等腰三角形形状。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展示元阳蘑菇房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蘑菇房的屋顶,抽象出等腰三角形的模型。然后提出问题:“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有什么特点?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测量、折叠等方法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直观地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还能感受到哈尼族建筑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展示元阳蘑菇房的精美图片,让学生描述蘑菇房的外观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到蘑菇房的屋顶。接着,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在屏幕上绘制出等腰三角形的示意图,与蘑菇房屋顶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然后,教师发放一些纸质等腰三角形模型,让学生通过测量腰长、底边长以及底角的大小,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学生们发现,无论等腰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变化,两条腰的长度总是相等的,两个底角的大小也是相等的。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深刻理解了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等性质,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与民族文化的紧密联系。

二、民族文化情境中的对称美

对称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美学特征,也是轴对称图形的核心概念。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对称元素,如建筑、服饰、工艺品等。将哈尼服配饰等具有对称美的民族文化元素引入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能让学生在欣赏民族文化之美的同时,深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对称情境的创设,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哈尼服饰是哈尼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配饰部分常常运用对称设计,如一对吉祥鸟的图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展示哈尼服饰上吉祥鸟配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吉祥鸟的形状和位置关系,判断其是否为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找出对称轴,并分析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哈尼服配饰,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展示多张哈尼服饰上吉祥鸟配饰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这些图案的特点。学生们发现,吉祥鸟的图案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教师顺势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让学生指出对称轴的位置。接着,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张白纸和彩笔,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哈尼服配饰。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精美的配饰图案,如蝴蝶、花朵等。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进一步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三、民族文化情境中的平移现象

平移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民族文化中的许多元素都体现了平移的特点,如哈尼服刺绣的花边。将哈尼服刺绣花边引入图形的平移教学,能让学生从民族文化的视角认识平移现象,理解平移的性质和规律。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哈尼服刺绣的花边通常是由一个基本的图案通过平移得到的。在教学图形的平移时,教师可以展示哈尼服刺绣花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边的构成和排列规律,分析基本图案是如何通过平移形成整个花边的。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纸制作一个基本图案,通过平移的方式在纸上拼出一个花边图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亲身体验平移的过程,理解平移的性质,如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等。例如,教师先展示哈尼服上精美的刺绣花边图片,让学生观察花边的特点。学生们发现,花边是由一个个相同的图案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距离依次排列而成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案之间的关系,引出图形平移的概念。接着,教师让学生用彩色卡纸剪出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等,作为基本图案。然后,教师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确定一个起点,将基本图案放在起点位置,按照指定的方向和距离进行平移,依次画出多个相同的图案,形成一个花边。在平移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注意每次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要保持一致。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图形平移的性质和规律,同时也感受到了哈尼服刺绣的独特魅力。

结束语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民族文化情境的创设与实践,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将元阳蘑菇房、哈尼服饰等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创设了生动有趣、富有文化内涵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模型观念等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今后的教学中,一线教师应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将民族文化情境教学更好地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具有核心素养和民族文化底蕴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礼高.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界 , 2025(16).

[2] 叶坤松 . 聚焦核心素养 合理创设情境——谈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J]. 今天 , 2022(21):0159-0160.

[3] 郑若芝. 基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 , 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