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创新策略与实践探索

作者

王呈惠

石台县小河中心学校 245111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面的瑰宝,它用精炼的语言,还有丰富的内涵以及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把传承了千年的文化精髓传承下来。在小学语文教学里,古诗教学不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很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重要路径。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更高。这篇文章从趣味导入、情境创设、拓展延伸这三个方面,去研究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创新策略,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分析。

一、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老师能用趣味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能够在轻松又愉快的氛围里学古诗。趣味导入的方法很多,像用故事导入,用谜语导入,用音乐导入等等。这些方法能够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给古诗教学打下很好的基础。

用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望天门山》举例。教这首古诗的时候,老师可以用故事导入的方法。一开始,老师可以讲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故事,跟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李白为啥写《望天门山》这首诗吗?传说李白年轻的时候,从四川坐船出发,顺着江水往下畅游,一路上欣赏优美的风景。直到到了天门山脚下,一眼就被眼前的景色给迷住了,然后就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讲这个故事,学生们对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就有了大概的了解,而且还能让他们对这首诗更感兴趣。接下来,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去欣赏天门山的图片,让学生能直接感受到天门山那壮观的景色,把学生学习这首诗的欲望再进一步给激起来。

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古诗的语言特别凝练,意境也很深远,小学生理解起来确实难度较大。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把古诗内涵理解得更好,也能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古诗的意境。老师可以用图片、音乐、表演之类的好多方式去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就像亲身到了古诗描绘的场景里一样,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还有创作的意图。

就拿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枫桥夜泊》而言。老师在教授这首诗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一开始,老师可以播放一段《枫桥夜泊》的视频,让学生去感受夜晚枫桥那儿的宁静和凄凉的氛围。在视频里,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客船孤帆这些画面会一个接一个地展现出来,还配上了悠扬的古筝音乐,就可以就营造出那种静谧又忧伤的感觉。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自己就是诗人张继,人就在客船上,听着乌啼声,看着江枫渔火,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愁思。通过这样去创设情境,学生就好像真的置身于诗里描绘的场景当中,这样就能更深入地去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能更好地体会到诗里的意境和情感。

三、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古诗教学不能只靠教材里的古诗。老师得通过拓展延伸的办法,带着学生去读更多的古诗,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拓展延伸,可以是读同一诗人的其他作品,也可以是对同一主题的古诗做比较阅读啥的。通过这些拓展活动,学生就能更全面地搞清楚古诗的内涵,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就拿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浪淘沙》来说。老师在教完这首诗以后,可以带着学生去拓展着读刘禹锡的其他诗作,像《乌衣巷》、《秋词》之类的。把这些作品放在一块儿比较比较,学生可以感受刘禹锡诗歌的豪放豁达、积极向上等等的风格特点。与此同时,老师也能引导学生去读其他描写黄河的古诗,就好比王之涣的《凉州词》,还有李白的《将进酒》等等。通过对这些古诗做比较,学生可以察觉到不同诗人对黄河的描写各有不同,情感表达也不一样,这样就能让学生对黄河这个文化符号的理解更深一层了。这种拓展延伸的做法,既能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变得更丰富,又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还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学的时候,老师需要依据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内容以及当下的教育情况,不停地研究新的教学方法。靠趣味导入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情境创设来助力学生把古诗理解得更透彻,借拓展延伸来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只有这么做,古诗教学才能冒出新的活力,让学生在学古诗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培养起学生们的文化自信还有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张盛. 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J]. 考试周刊,2017,(A2):51.

[2] 陈琴, 刘良愿.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 ,2025,(1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