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李艳红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一面山学校
引言
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为小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词汇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石,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然而,传统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往往侧重于机械记忆,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词汇运用能力较弱。因此,创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情境创设,提升词汇理解与运用能力
(一)生活情境模拟
将词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例如,在学习与食物相关的词汇时,教师可以模拟餐厅的场景,在教室里布置餐桌,摆放各种食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服务员,进行点餐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食物词汇,如“hamburger”(汉堡包)、“sandwich”(三明治)、“juice”(果汁)等,进行交流。通过这种生活情境模拟,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汇,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故事情境构建
故事具有情节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词汇,编写或选择合适的故事,将词汇融入其中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动物词汇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森林运动会”的故事。故事中包含各种动物,如“rabbit”(兔子)、“turtle”(乌龟)、“monkey”(猴子)等。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呈现这些动物词汇,并引导学生跟读、模仿。讲完故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或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词汇。通过故事情境构建,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多媒体情境呈现
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进行词汇教学。例如,在学习季节词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四季变化的视频,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气候特点和人们的活动。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看到的季节特征和相关的词汇,如“spring”(春天)、“flowers”(花朵)、“summer”(夏天)、“swim”(游泳)等。通过多媒体情境呈现,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词汇所代表的含义,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二、游戏教学,激发词汇学习兴趣与动力
(一)猜谜游戏
猜谜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词汇设计谜语,让学生猜出谜底。例如,在学习水果词汇时,教师可以给出谜语:“Red face, green hat, and voice is nice. Whatis it?”(红脸蛋,绿帽子,声音好听。它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和联想,能够猜出谜底是“apple”(苹果)。在猜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词汇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猜谜游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词汇接龙游戏
词汇接龙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词汇反应能力和记忆能力。教师先给出一个单词,如“cat”,然后让学生依次说出以该单词最后一个字母开头的新单词,如“tiger”“rabbit”“egg”等。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快速思考并回忆所学的词汇,确保接龙的连贯性。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可以设定时间限制或规定不能重复使用已经说过的单词。通过词汇接龙游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扩大词汇量,提高词汇运用的灵活性。
(三)竞赛游戏
竞赛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词汇竞赛。竞赛内容可以包括词汇拼写、词汇释义、词汇运用等方面。例如,教师给出一些词汇的中文释义,让小组学生抢答英文单词;或者给出英文单词,让学生进行拼写比赛。在竞赛过程中,小组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争取取得好成绩。通过竞赛游戏,学生能够在竞争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文化渗透,增强词汇文化意识与内涵
(一)词汇文化背景介绍
每个词汇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适当介绍词汇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学习“dragon”(龙)这个词汇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在西方文化中,龙通常被视为邪恶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吉祥、权威和尊贵的象征。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中龙的不同含义,学生能够了解到文化差异对词汇理解的影响,增强文化意识。
(二)节日文化融入
节日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节日,开展词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节日文化和相关词汇。例如,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介绍圣诞节的由来、习俗和相关词汇,如“Christ-mas tree”(圣诞树)、“Santa Claus”(圣诞老人)、“gift”(礼物)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圣诞节主题活动,如制作圣诞贺卡、唱圣诞歌曲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节日词汇,感受西方节日文化的氛围。通过节日文化融入,学生能够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文化对比教学
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例如,在学习颜色词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中颜色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在西方文化中,白色通常象征着纯洁和婚礼,而在中国文化中,白色在葬礼等场合使用较多,代表着哀悼;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喜庆和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有时也与危险、愤怒等含义相关联。通过文化对比教学,学生能够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词汇误用,提高词汇运用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创新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通过情境创设、游戏教学和文化渗透等创新教学策略,能够提升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和动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与内涵。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范本嫘 . 核心素养下自然拼读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J]. 小学生 ( 上旬刊 ),2025,(07):139-141.
[2] 乔菁静 . 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实践 [J]. 教师博览 ,2025,(1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