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项目式教学探索
邓慧璟
湖南省邵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422100
引言
基于党的二十大关于 "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 的战略部署,高中思想政治课亟需创新教学方式。项目式教学以主题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在分析社会热点、参与公共事务等实践中培育政治判断力与家国情怀,有效落实新课标要求的 " 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 核心素养,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探索新路径。
一、" 三新" 背景的内涵
" 三新 " 背景是指在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评价体系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教育教学改革新环境,这一背景深刻影响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新课程方案确立了 " 立德树人 " 的根本任务,强调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内容选择和组织方式上进行系统性重构。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为教学提供了清晰的目标指向,在内容上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强化了法治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新高考评价体系则通过" 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 " 的综合考查方式,推动教学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这三个维度的改革相互支撑、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时代语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育,既要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又要适应高考改革的导向变化,在守正创新中提升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实效。
二、" 三新" 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项目式教学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项目式教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在项目主题确定上要聚焦重大时政热点和社会现实问题,如"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 项目可引导学生调研社区民主管理案例。项目任务设计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 " 绿色生活方式推广 " 项目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培育。项目实施过程要加强政治引领,在"乡村振兴调研 " 项目中深化学生对党的三农政策的理解。项目成果评价要注重价值判断标准,在 " 法治校园建设 " 项目中考查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
(二)实践性原则
项目式教学应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在" 家乡传统文化保护 " 项目中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非遗传承情况。设计具有操作性的实践环节,如 " 社区志愿服务 " 项目要求学生制定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创造真实的问题情境,在 " 校园垃圾分类 " 项目中让学生分析现状并提出改进方案。注重行为养成的持续性,在 " 网络文明传播" 项目中跟踪记录学生的日常网络言行。通过亲身体验促进知行转化,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理论认知,避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
(三)开放性原则
在 " 三新 " 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项目式教学的开放性原则强调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将学习场景拓展到真实社会情境中。例如,在讲授"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时,可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居委会,通过参与居民议事会、设计社区改造方案等实践活动,深化对民主管理的理解;在学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主题时,引导学生开展地域文化研学,采访非遗传承人并策划文化展览,使理论认知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这种开放性设计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探究热情,更促进了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
三、" 三新" 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项目式教学策略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项目目标设计
项目目标的确定必须以思想政治部编版教材的核心素养要求为基本遵循,在《哲学与文化》单元中,围绕 "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 " 这一课标要求,可设计 " 校园生活实践智慧探寻 " 项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践案例来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经济与社会》模块中,针对 " 理解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 的课标要求,可开展 " 家庭收入结构调查与分析 " 项目,让学生通过调研不同职业家庭的收入构成情况,深化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解。要特别注意将课标中的抽象素养指标转化为可操作的项目任务,比如将 "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 转化为 " 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与应对方案设计 " 的具体项目,使素养培育目标真正落地。
(二)贴合学生实际的项目内容选择
项目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现实生活经验,在部编版《政治与法治》教材中,针对" 全民守法" 这一主题,可设计 " 校园规章制度改进建议 " 项目,让学生结合自身校园生活体验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比抽象讨论法律条文更能引发学生共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的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熟悉的 " 家庭变化 " 切入,开展 " 我家这十年 " 口述史项目,通过记录家庭成员的生活变迁来感受社会发展。对于比较抽象的《哲学与文化》内容,可选取学生关注的文化现象作为项目载体,如 " 校园流行文化价值分析" 项目,引导学生用哲学思维分析日常文化现象。
(三)多样化的项目实施流程规划
项目实施流程的设计要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部编版《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教学中," 模拟联合国 " 项目可以采用 " 议题研究 - 立场文件撰写 - 会议辩论 - 决议草案 " 的流程,完整模拟国际议事过程。对于《法律与生活》模块中的 " 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可设计"消费维权实践"项目,按照"典型案例分析-侵权情形调查- 维权方案设计- 宣传教育活动" 的步骤推进。在《哲学与文化》的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教学中," 校园道德两难问题探讨 " 项目可以采用 " 情境模拟 - 观点辩论 - 共识达成 " 的实施路径,促进学生思维深化。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采取差异化的推进策略,调研类项目侧重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宣传类项目着重创意设计和传播效果,辩论类项目注重观点碰撞和论据组织,使每个项目都能找到最适合的实施方式。
结束语
" 三新 " 背景下的思想政治项目式教学探索,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未来需要在多个环节持续优化,使项目式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深层转变。
参考文献
[1] 刘晓琴 .“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项目式教学探索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5,(27):47-49.
[2] 王冬梅. 高中思想政治项目式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 ,2025,(11):126-128.
[3] 陈诺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思想政治大概念教学研究 [J].上海教育 ,2024,(S1):60-61.
[4] 陆琪宏.“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创新路径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12):24-26.
[5] 邓新华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探索 [J].中学课程辅导 ,2024,(17):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