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中职英语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
李倩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409000
一、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凭借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优势,正推动教育教学从 “标准化供给” 向 “个性化服务” 转变。中职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场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但受限于传统班级授课模式,教师难以精准把握每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学习节奏与兴趣偏好,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匹配度不足。在此背景下,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中职英语教学过程,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追踪与精准分析,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体系,成为突破当前教学瓶颈的重要路径。
二、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统一化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情把握缺乏精准性,教师多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传统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难以全面覆盖学生的知识漏洞与能力短板,尤其对于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无法及时发现其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二是教学内容与路径缺乏针对性,教材与教学计划多按统一标准制定,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在职业英语需求上的差异,如商贸专业与机械专业学生所需的英语词汇、场景对话存在明显不同,同时也未考虑学生个体在学习速度、接受能力上的区别;三是学习效果评估缺乏动态性,传统评估多以期中、期末考试为主,侧重对学习结果的总结性评价,无法实时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不足,难以根据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导致部分学生因长期无法获得针对性指导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三、实施策略
在中职英语个性化学习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需围绕“精准诊断—个性推送—路径适配—互动辅导—动态评估”的逻辑链条展开,通过技术与教学环节的深度融合,实现对学生学习全流程的个性化支持,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一)依托智能诊断工具构建学生学情画像
借助人工智能学情诊断系统,通过多元化数据采集方式构建全面的学生学情画像,为个性化学习设计提供数据支撑。首先,在学期初组织学生完成智能诊断测试,系统通过自适应测试算法,从词汇量、语法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等维度,自动调整测试题目难度与类型,如当学生连续正确回答基础词汇题目时,系统自动推送难度更高的词汇应用题目,反之则回溯基础知识点测试,快速定位学生在英语知识与能力上的薄弱环节。其次,结合日常学习数据持续完善学情画像,系统实时采集学生在英语学习平台上的登录时长、学习内容选择、作业完成情况、错题分布等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如是否偏好碎片化学习)、兴趣方向(如是否更关注职场对话类内容)与学习难点(如是否在语法时态或听力理解上存在障碍)。
(二)基于推荐算法推送定制化学习资源
利用人工智能推荐算法,根据学生学情画像与学习需求,为学生推送适配的英语学习资源,实现 “千人千策” 的资源供给。首先,建立多维度的英语学习资源库,资源类型涵盖文本(如专业英语词汇手册、职场情景对话脚本)、音频(如英语听力材料、职场英语对话录音)、视频(如英语教学微课、职业场景英语短片)、互动练习(如语法填空、口语跟读训练)等,同时按知识模块(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与职业场景(商务谈判、产品介绍、客户服务、技术交流)进行分类标注。其次,设计分层推荐机制,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优先推送基础知识点讲解类资源。
(三)通过自适应学习系统规划个性化学习路径
运用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根据学生学情画像与学习目标,为学生规划动态调整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确保学习内容与学生能力水平相匹配。首先,明确学习路径设计的核心要素,结合中职英语教学大纲与职业英语能力要求,将学习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子目标,如将 “职场英语沟通能力” 分解为 “基础职场词汇掌握”“简单职场对话表达”“职场场景问题应对”“职场英语书面沟通” 四个阶段子目标,每个子目标对应具体的学习内容与能力要求。其次,为学生生成初始学习路径,系统根据学生学情画像中的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为其匹配对应的起始阶段子目标与学习内容,如基础薄弱的学生从 “基础职场词汇掌握” 阶段开始,学习常见职场词汇的发音、拼写与应用;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直接从 “简单职场对话表达” 阶段开始,学习职场问候、介绍、咨询等场景的对话模式。最后,根据学生学习进度与效果实时调整学习路径,系统实时追踪学生对各阶段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若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中正确率达到 90% 以上,说明其已掌握该阶段内容,系统自动推送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若学生正确率低于 60% ,则暂停推进学习进度,为其安排针对性的补学内容,如针对词汇掌握不足的学生,增加词汇记忆与应用练习,待学生通过补学测试后,再继续推进学习路径。
(四)利用智能互动工具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反馈
借助人工智能智能互动工具,为学生提供实时、个性化的英语学习辅导与反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辅导精力不足的局限。首先,搭建多场景智能互动辅导平台,整合智能语音助手、在线答疑机器人、口语测评系统等工具,覆盖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常见需求,如学生在单词记忆过程中遇到困难,可通过智能语音助手查询单词发音、词性、词义及例句,系统还能根据学生记忆情况制定单词复习计划,通过间隔重复算法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学生在口语练习时,可使用口语测评系统进行跟读训练,系统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对学生的发音准确性、语调流畅度进行实时评分,并指出具体问题,如 “‘customer’一词重音位置错误,应重读第一个音节”。其次,提供个性化答疑服务,在线答疑机器人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学生的问题,如学生询问“‘have been done’与‘have done的区别”,机器人可结合具体例句进行语法讲解,若学生对讲解内容仍有疑问,系统可自动将问题转接给教师,同时推送学生相关的学习数据,帮助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疑问背景。
四、结语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中职英语个性化学习,不仅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更是顺应中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技术与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与职业发展,持续优化个性化学习方案,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职英语教学,助力培养更多具备良好英语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佳。人工智能技术在中职英语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24(2):45-49.
[2] 林浩。基于人工智能的中职英语学情诊断与资源推送系统设计 [J]. 现代教育技术,2024(3):67-72.
[3] 赵阳。人工智能驱动的中职英语自适应学习路径构建与实践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1):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