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陈夏琳

东莞市松山湖第二小学 523830

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深化,小学英语教学愈发强调在真实语境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虽被广泛应用,但其效果常因教学评环节相互分离而未能充分发挥。目标不明、评价缺位或与学习过程脱节,导致任务活动可能流于形式。因此,如何将教学评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设计,成为提升教学效益的关键。探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教学评”分离的问题分析

当前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实践中,教学评分离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设定过于笼统空泛,未能基于课程标准分解为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表现,导致教学方向模糊。评价设计严重滞后于教学过程,往往仅在单元或学期结束时以终结性测验的形式出现,未能嵌入并服务于学习过程,其反馈激励与调控功能难以发挥。同时,课堂任务活动与评价目标严重脱节,教师设计的交际任务虽注重情境与趣味,但缺乏与之匹配的评价标准与收集证据的环节,使得活动流于形式,无法有效诊断和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核心素养发展。这种目标、教学与评价三者间的割裂,最终影响了任务型教学的整体效益与学生学习的深度。

二、教学评一体化在任务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精准制定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石是确立清晰、可测量、可评价的学习目标,目标的设定必须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并深度解析教材与学情,使用明确的行为动词描述学生通过学习应表现出来的具体成果,确保目标成为教学与评价的共同导向。此策略要求教师采用逆向设计思维,首先界定学习的终点,即学生最终能展示的能力,以此统领全局。若目标空泛,教学与评价便会失焦。以人教版 PEP 五年级下册 Unit 3 Myschool calendar 为例,传统目标可能仅为学习月份和活动的单词。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精准目标应表述为:在谈论学校年度活动的真实语境中,学生能够听懂并说出十二个月份名称及主要活动短语;能够运用 When is the party 及其回答 Its in April 等核心句型进行至少三个回合的简单交流;能够根据提示独立完成一份个人喜爱的月份及活动的小海报。该目标明确了语言应用的情境、需要掌握的具体技能以及最终的表现产物,为后续设计评价任务和教学活动提供了精确的靶心。

(二)前置设计嵌入式的评价任务

目标确立后,应立即设计能够证明目标达成的评价任务与标准。评价任务应直接呼应学习目标,成为学习过程自然且核心的组成部分,而非教学结束后的附加测试。同时,需预先制定简洁的量规,具体描述不同层次的表现标准,使学生清晰了解优秀成果的特征,引导其学习过程。例如,针对上述 PEP 五下 Unit 3 的目标,可设计一个嵌入式评价任务:制作并简单介绍我的最爱月份海报。并预先提供量规,内容涵盖语言知识,如能正确书写月份和至少三个活动短语;语言运用,如能使用核心句型进行口头介绍;内容创意,如海报设计有个性化表达。此量规在任务开始前就告知学生,使其在学习之初就明确评价标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向标准靠拢,实现评价对学习的全程导航与激励。

(三)构建支撑目标的学习活动链

在明确目标和评价方案后,需规划一系列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和子任务,为学生搭建成功完成终极评价任务的脚手架。这些活动应形成一个逻辑清晰的序列,每一项活动都旨在帮助学生获取完成最终表现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确保学、教、评的高度统一。承接前述案例,教师可设计如下活动链:活动一为感知与输入,通过观看年度活动视频学习月份和活动词汇。活动二为操练与内化,通过月份转盘游戏等操练核心句型。活动三为准备与构思,学生独立绘制海报草稿并撰写关键句。活动四为展示与评价,学生介绍海报,师生依据量规进行评价。整个活动链从输入到输出,从机械操练到意义表达,每一步都为学生完成最终海报任务提供支撑,有效保障了学习过程的效率。

(四)实施多元持续的过程性反馈

教学评一体化要求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意味着必须建立一种持续性的、多元主体的反馈机制,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多角度、多节点的互动评价网络。这种过程性反馈能及时揭示学习进展与问题,为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教师优化教学提供即时依据。在 PEP 四年级上册 Unit 4 My home 的教学中,终极任务是介绍自己的家。过程中的反馈可如此设计:在新词学习阶段,教师通过快速问答进行即时反馈。在句型练习阶段,学生通过配对对话进行相互纠正。在任务准备阶段,学生依据清单自检是否包含了关键房间和物品。最终介绍时,教师结合量规进行总结性评价。这种贯穿始终的多元反馈,使学生不断接收信息,明确差距,主动改进,真正发挥了评价促进学习的功能。

结束语

教学评一体化是深化任务型教学、确保课堂实效的关键支点,它通过目标、评价与任务的系统性融合,将学习过程变为一个不断追求目标达成的动态循环。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其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协同发展。展望未来,持续探索其更精细的操作路径,对于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薛云.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4,(24):84-86.

[2] 鞠艳.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J]. 课堂内外( 高中版 ),2024,(47):86-87.

[3] 邓小芳 . 依托教学评一体化与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效率 [J]. 试题与研究 ,2024,(36):147-149.

[4] 张薇. 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构建[J].校园英语 ,2023,(12):118-120.

[5] 王磊青 . 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构建研究 [J]. 华夏教师 ,2023,(08):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