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工程施工材料检测和控制管理

作者

朱斌

身份证:35072419830704301x 353500

一、市政工程施工材料检测概述

(一)检测的重要性

施工材料检测是市政工程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其核心价值在于精准判断材料是否契合设计标准与规范要求,为工程建设筑牢可靠根基。通过系统检测,能有效拦截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环节,从源头规避质量隐患,切实保障工程整体质量。这一过程可大幅减少因材料问题引发的返工、维修等后续成本,显著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同时,检测工作为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提供了科学验证渠道,通过对其性能的全面评估,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优化改进,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与进步,助力市政工程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检测内容

原材料检测:聚焦构成工程实体的基础材料,涵盖水泥、钢材、砂、石、外加剂等。水泥检测需关注凝结时间、强度、安定性等核心指标,以确保其性能稳定;钢材检测围绕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展开,保障结构受力安全;砂、石重点考察颗粒级配、含泥量、压碎值,影响混凝土等混合料质量;外加剂则需检测减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差等,验证其功能效果。

半成品及构配件检测:针对预拌混凝土、预制构件等,从强度、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等维度评估。预拌混凝土检测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渗性能,确保施工和使用性能;预制构件需检验承载力、挠度、裂缝宽度等,保障安装及受力可靠性。

功能性材料检测:面向防水材料、保温材料等特定功能材料,检测对应功能指标。防水材料需验证不透水性、拉伸性能、耐热度,确保防水效果;保温材料检测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保证保温及结构稳定性。

(三)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多样,物理检测方法通过测量材料的物理性能 如用密度计测密度、硬度计测硬度,借助量具测量构配件尺寸偏差, 以此 则分析材料化学成分及含量来判定是否达标,例如用化学分析法检 中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标准;力学性能检测方法用于测试材料受力状 ,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钢材、混凝土试块等做拉伸、压缩、弯曲等试验, 获取 不破坏材料或构件的情况下,检测内部缺陷和质量,常用超声、射线、磁粉、渗透检测等,可检测钢材内部裂纹、混凝土内部空洞等缺陷。

二、市政工程施工材料控制管理策略

(一)材料采购管理

材料采购管理需从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及价格与质量平衡三方面严格把控。供应商选择上,要建立严格的评估和选择机制,全面考察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能力、 品质量、信誉等,优先挑选口碑良好、生产工艺先进、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的供应商,以此确保所采购材料质量的稳定性。采购合同签订时,需在合同中明确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标准、数量、价格、交货时间、验收方式及违约责任等条款,且条款要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为后续材料验收及可能出现的纠纷处理提供可靠依据。价格与质量平衡方面,采购过程中不能单纯以价格为导向,要综合考量材料质量与价格的关系,因为过低的价格可能导致材料质量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和整体效益,所以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采购成本,实现性价比的最大化。

(二)材料进场验收管理

材料进场验收管理需严格把控流程、文件与检验环节。验收流程规范方面,要制定详细流程,材料到场后,施工单位先自检,检查外观、数量、规格及质量证明文件等是否达标;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单位验收,监理按规定比例抽样检验并见证送检,重要材料或质量存疑材料可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质量证明文件审查需认真核对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产品说明书等,确保文件真实、完整、有效,且与材料实际情况相符,对无证明文件、文件不全或不真实的材料,坚决不予验收。抽样检验要严格按相关标准规范执行,科学确定抽样数量和方法,保证抽样代表性以反映整批材料质量;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及时标识、隔离,并按合同约定处理,如退货、换货或降级使用等。

(三)材料存储与使用管理

材料存储与使用管理需从环境、库存、使用三方面协同发力,形成全流程管控闭环。存储环境控制要依据材料特性适配条件,如水泥存于干燥通风仓库并配湿度监测设备;钢材存放场地硬化、设防雨棚、铺防潮层,定期涂防锈剂;防水材料搭遮阳棚远离热源。同时分区规划场地,按种类、规格、进场时间划分区域,设标识牌提升存取效率。

库存管理需建立健全动态管理制度,每周进行实地盘点,结合信息化系统记录库存数量、质量状况及领用轨迹,通过数据分析合理控制库存水平,既避免过度积压导致资金占用和质量损耗,又防止缺货影响施工进度。对于超过保质期、受潮、锈蚀等质量下降的材料,立即张贴禁用标识并隔离存放,按审批流程及时清理出库,严禁流入施工环节。另外,材料使用监督要贯穿施工全过程,技术人员需向施工班组书面交底材料使用规范,要求严格按设计配比和施工工艺操作,禁止擅自更改配合比或混用不合格材料。建领用台账和使用记录实现可追溯,质检员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追责,确保材料合理高效利用。

(四)人员与制度管理

需加强对材料检测和控制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 涵盖检测、采购、质量管理人员等,培训内容包括材料知识、检测技术、管理流程及法律法 同时培养质量意识和责任心,让他们认识到材料质量对工程的重要性并 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实行 题的人员严肃追责,确保管理措施有效执行。此外,要健全监督与 期抽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将管理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奖励优秀、惩罚不力,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提高管理水平。

三、结语

市政工程施工材料检测和控制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通过加强检测工作,准确把握材料质量状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保障;通过实施有效的控制管理策略,从采购、进场验收、存储使用到人员制度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严格把控材料质量,能够有效提升市政工程质量,推动市政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未来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应不断完善材料检测和控制管理体系,适应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需求,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坚实的质量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庆波.提高市政工程材料检测数据准确性路径研究[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2024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四).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2024:53-54.

[2] 宋积玲.关于市政工程材料检测和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J].散装水泥,2023,(02):25-27.

[3] 李宇霞.市政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措施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