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导向下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案例探索
丁峰
山西省朔州市第九小学校 036002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将数学与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这种学习模式突破了传统学科教学的界限,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与实用性,契合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当前,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学科融合的深度等,亟待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二、实施策略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能极大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下面将从项目主题确定、活动规划、过程推进及成果评价四个关键步骤展开阐述。
(一)精准锚定项目主题,搭建跨学科融合基石
确定合适的项目主题是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成功的首要前提。教师需深入钻研数学教材,精准把握各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的潜在关联,同时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兴趣爱好,挖掘具有丰富跨学科元素且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主题。
以 “校园绿化规划” 项目为例,其跨学科融合的维度极具教学价值。在数学层面,学生需要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计算操场、花坛等区域的绿化面积,通过比例尺换算将实际场地缩小绘制平面图;科学领域中,涉及植物分类学知识(如草本 / 木本植物区分)、光合作用原理、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内容;美术学科则要求学生运用色彩搭配理论设计景观布局,利用透视原理绘制效果图。此外,该项目还自然融入劳动教育,学生可亲手参与植物栽种与养护实践。
在主题确定阶段,教师可采用问题链引导法: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校园,记录现有绿化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区域植被稀疏、遮阳功能不足等);接着通过头脑风暴,提出诸如 “如何用有限预算实现最大绿化覆盖率?”“不同朝向的区域应选择哪些耐候性植物?” 等问题。例如某班级在讨论中发现,教学楼西侧墙面长期暴晒,进而衍生出 “垂直绿化可行性研究” 的子课题。通过这种从现象到问题、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化过程,师生共同构建出兼具实践性与学术性的项目主题,为后续项目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教师可引入真实案例参考,如展示国内外校园绿化设计获奖作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提升项目设计的专业度。
(二)精心规划活动流程,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明确项目主题后,精心规划活动流程至关重要。教师要依据项目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将项目分解为多个具体、可操作的子任务,并为每个子任务设定合理的时间节点与实施步骤。仍以 “校园绿化规划”为例,可划分为资料收集、实地测量、方案设计、预算编制等子任务。在资料收集阶段,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咨询专业人员等方式,收集植物种类、生长条件、市场价格等信息;实地测量环节,学生运用数学测量工具,测量校园各区域面积、地形数据等;方案设计时,融合数学知识与美术创意,设计出美观且实用的绿化布局方案;
预算编制则借助数学运算,结合市场价格信息,估算绿化项目所需费用。在规划过程中,教师需充分考虑各学科知识的融合点,巧妙安排任务顺序,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然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保障项目有条不紊地推进。
(三)深度推进项目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项目实施过程是学生知识运用与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引导者与促进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 “校园绿化规划” 项目中,学生分组开展实地测量时,可能会遇到测量数据不准确、测量工具使用不熟练等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技术指导,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在方案设计环节,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创意与想法,如科学角度的植物搭配合理性、美术角度的色彩与布局协调性、数学角度的面积与比例科学性等。通过小组间的思维碰撞,完善绿化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还提升了科学探究、美术设计、团队协作等多方面能力,实现了全面发展。
(四)多元评价项目成果,激发学生持续动力
科学合理的评价是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重要环节。评价应摒弃单一的成绩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考量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评价主体涵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多个维度。对于 “校园绿化规划” 项目成果,教师从数学知识运用准确性、方案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自评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收获与不足;互评环节,学生相互评价团队合作表现、创意新颖性等。例如,评价方案设计时,关注方案是否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计算面积与比例,是否体现科学的植物搭配原则,是否具备独特的美术设计美感等。通过多元评价,学生能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激发持续参与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依据,不断优化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效果。
三、结语
新课标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融合与能力提升的大门。通过精准确定项目主题、精心规划活动流程、深度推进项目实施以及多元评价项目成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与能力的全面发展。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培养了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在未来教学中,教师应持续探索与完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为学生创造更多优质学习体验,助力其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明。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索 [J]. 教育创新论坛,2024(3):35-40.
[2] 王敏丽。基于新课标的数学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J]. 教学研究,2024(5):45-51.
[3] 李悦。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案例分析 [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24(8):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