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设计及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研究

作者

尤月东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青山小学010050

引言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关键学科,但其抽象性常让学生望而生畏。传统教学模式多依赖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习兴趣缺失,教学效果不理想。游戏化教学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契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能有效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在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框架下,探索游戏化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

一、游戏化教学模式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针。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需将数学知识点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游戏目标,确保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达成既定学习任务。如在表内乘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分析教材要求,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理解乘法意义和熟练背诵口诀两个核心目标。然后设计乘法闯关赛游戏,设置三个递进关卡:第一关用围棋摆出 3×4 的阵列,理解乘法的本质是相同数相加;第二关玩口诀拍手歌,两人一组边拍手边对口诀;第三关进行快速抢答,教师出示算式卡片,学生抢答结果。每个关卡都对应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学生在完成游戏任务的同时,自然达成了理解- 记忆- 应用的学习目标。

选择合适的教学游戏

在数学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游戏需要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和趣味性原则。游戏设计应当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以表内除法教学为例,游戏活动要能直观展现除法运算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建立数学认知。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游戏要素,包括任务难度梯度、操作材料选择以及反馈机制等,确保游戏既具有教育价值又富有吸引力。合理的游戏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应当设计层次分明的探索任务,从简单的模仿练习到开放性的问题解决,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引导者,通过观察、提问、反馈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如在表内乘除法综合复习阶段,可先在教室地面上用胶带贴出迷宫路径,在岔路口设置乘法或除法题卡。学生三人一组,轮流担任领航员解题指路。游戏过程中,教师主要做三件事:观察学生解题策略,记录常见错误,在卡壳时给予提示而非直接告知答案。这种设计既保证了游戏的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

二、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一)加强游戏互动性,激发课堂活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互动性活动能够激活大脑的奖励系统,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的互动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在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中,可设计数学接龙游戏。将班级分成 6 人一组,每组准备 20 张数字卡片(0-20)。游戏开始后,第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组成减法题(如 15-7),下一个学生需要正确计算出答案,并用这个答案作为被减数继续出题。整个过程中,组员可以互相讨论解题方法。为了增强趣味性,设置了三重奖励:最快完成接龙的小组、最准确的小组、最有创意解题方法的小组都能获得奖励。这种互动形式使学生的课堂专注时间延长平均延长和降低错误率。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差异化教学理念的具体实践形式。其理论基础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当基于学生现有水平,提供适当挑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可以帮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切的学习体验。以 100 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前测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将教学活动分为三个层级。基础层侧重数物对应和数序排列,通过实物操作建立数感;发展层注重数的组成与分解,培养数概念;提高层则聚焦数的规律与应用,发展数学思维。每个层级设置递进式学习任务,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难度。实践表明,这种分层设计能有效提升教学针对性。基础层学生通过具象化活动夯实基础,发展层学生在适度挑战中稳步提升,提高层学生则能获得充分的思维拓展空间。

(三)及时反馈与鼓励,强化学习动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与鼓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策略。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及时强化能够有效塑造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认知心理学研究则表明,具体、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评估自己的学习状态,明确改进方向。教育实践表明,有效的反馈系统应当具备三个特征:针对性、及时性和发展性。针对性要求反馈内容具体明确,能够直接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性强调反馈要在学习行为发生后尽快给予;发展性则关注反馈要为学生指明进步的方向和路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成长记录卡的方式实施反馈。教师定期记录学生在准确性、速度和创新性三个维度的表现,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给予反馈。研究发现,当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轨迹,并得到具体的改进建议时,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都会显著提升。

结论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为传统教学注入新活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游戏、创设游戏情境、引导自主探索,结合加强互动、尊重差异、及时反馈等策略,能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柳召芬 . 利用游戏化教学提升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J]. 问答与导学 ,2024(13):120-124.

[2] 罗雪如 . 游戏化教学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1(5):95.

[3] 高娜娜 . 游戏化教学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路径探索 [J]. 新课程 ,2021(4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