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马帮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价值与实施策略

作者

吴阿玲

红河县幼儿园 654400

1 引言

在学前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开发逐渐受到关注。地方文化资源作为一种鲜活的教育素材,不仅能够反映地域历史与民俗特色,还能够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与社会认同感。马帮文化是我国西南地区历史上因交通不便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群体文化,其内容涵盖生产方式、交通组织、民俗习惯乃至精神信仰,折射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团结互助的品质。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如何将这类文化元素转化为课程资源,不仅是课程创新的重要方向,也关系到文化传承与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旨在从教育价值和实施策略两个层面展开探讨,为幼儿园教师开发和利用马帮文化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2 马帮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价值

2.1 增强文化认同

马帮文化作为西南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富的地方记忆和民族精神。将其引入幼儿园课程,不仅能够让幼儿了解身边的文化资源,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对家乡和民族的初步认同感。通过讲述马帮故事、展示相关图片或播放视频,教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先辈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激发他们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幼儿在参与“赶马队伍”游戏或聆听“马帮歌谣”的过程中,会逐渐感知这种文化所蕴含的坚毅和团结精神,从而萌发尊重传统、热爱家乡的情感。

2.2 培养合作意识

马帮以群体出行和互相协作为特征,个体很难独立完成漫长而艰辛的运输任务。这种文化特质为幼儿合作教育提供了生动素材。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设计“结伴运货”“模拟马帮行走”等合作游戏,引导幼儿在任务分工与协作中体验互助的重要性。例如,部分幼儿扮演“马夫”,另一部分幼儿扮演“货主”或“护送者”,需要相互依赖才能完成活动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逐渐意识到个人能力有限,只有通过配合和协调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2.3 激发探究精神

马帮活动往往与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和陌生环境的探索紧密相关,具有天然的探险意味。幼儿天性好奇,对未知世界充满兴趣,将马帮文化融入课程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马帮探险路线”的活动,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选择道路、如何应对障碍,并在角色扮演和问题解决中锻炼他们的思维与表达能力。例如,在游戏中设置“山路”“河谷”等情境,让幼儿尝试想办法克服困难,从而体验探险的乐趣。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幼儿不仅能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还能逐渐形成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

2.4 涵养审美情趣

马帮文化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马帮歌谣、民间舞蹈、服饰装饰和图案纹样等,都展现了鲜明的审美价值。将这些元素引入幼儿园课程,可以在艺术活动中帮助幼儿涵养审美情趣。例如,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学唱简化的马帮歌谣;在美术活动中,鼓励他们绘制马帮场景或模仿马帮服饰的色彩搭配;在舞蹈活动中,则可通过模仿马帮行进的动作表现节奏与力量。

3 马帮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3.1 课程内容本土化

马帮文化要有效融入幼儿园课程,首要任务是实现课程内容的本土化。教师应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将深奥的历史文化以简洁、形象的方式呈现。例如,可通过童话化语言改写马帮故事,或在主题活动中设计“马帮小集市”,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理解交流、互助等文化内涵。本土化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也能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亲近感和自豪感,使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学习内容,从而提升课程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3.2 活动形式多样化

在具体实施中,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是保证马帮文化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兴趣,将故事讲述、绘画创作、角色扮演、音乐舞蹈等形式有机融合。例如,在讲故事环节展示马帮的艰辛旅程,在绘画活动中引导幼儿描绘马帮的形象,再通过舞蹈模仿马帮行进的步伐。多元化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性,还能满足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综合感知和理解马帮文化,避免课程的单调与片面。

3.3 资源利用情境化

马帮文化资源的价值在于其真实与生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情境化的营造。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模型或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感受马帮的生活场景;也可在户外教学中,组织参观地方博物馆或文化展馆,使幼儿在真实环境中体验文化魅力。在课堂活动中设置“马帮行走路线”或“运送货物任务”,营造沉浸式氛围,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文化内涵。情境化利用不仅增强了直观性和体验感,还能帮助幼儿将文化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感受和情绪体验。

3.4 家园社协同化

马帮文化的融入需要家庭和社区的支持与参与,才能形成合力。教师可以邀请家长讲述与马帮相关的故事或参与课程活动,帮助幼儿从家庭视角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同时,幼儿园应积极联络社区资源,如邀请民俗工作者进校园展示马帮器物,或联合地方文化机构开展体验活动。通过家园社协同,幼儿不仅能在课堂内学习,还能在生活中延伸体验,形成多维度的文化理解。这种合作机制既提高了课程的真实性与实践性,也为马帮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价值的发挥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4 结论

综上所述,将马帮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既是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也是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的一种创新探索。从教育价值来看,它不仅能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感,还能在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与审美素养的培养上发挥积极作用。从实施路径来看,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情境性,同时发挥家园与社区的协同效应,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育合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幼儿园应进一步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探索其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方式,以实现课程的本土化和多元化发展,为幼儿成长提供更为丰富和富有特色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庆华 , 潘秀玮 . 智慧教育视域下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整合与优化路径 [J]. 时代人物 ,2025(7):259-261

[2] 杨静 , 王永洁 , 张柏萍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级课程资源库建立的优化策略[J].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4(1):96-98

[3] 黄晓军 . 闽南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价值、困境与优化策略 [J]. 学前教育研究 ,2024(5):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