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张兵
安徽省无为第二中学 238300
一、引言
德育工作,是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学生处于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独立思考能力逐渐提升,极易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三观,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不容忽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中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德育内容与方式陈旧、家校合作机制不完善、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等。如何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实施策略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创新。下面从四个关键角度,深入探讨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生涯规划引导,助力学生品德成长
高中时期,学生面临着未来职业选择的重要节点,此时开展生涯规划指导极为关键。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不同职业所需的道德品质,从而激励学生在规划未来生涯的过程中,主动培养自身品德。
具体操作上,班主任可以组织 “职业体验日” 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科技企业,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研人员为攻克技术难题,日夜坚守岗位、反复钻研的敬业精神,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从事科研工作应具备的严谨、专注、勇于探索等道德要求。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测评,帮助他们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优势所在,并同步介绍各职业对应的品德与技能需求。在此基础上,举办 “我的未来蓝图” 演讲活动,鼓励学生在演讲中详细阐述个人未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在品德发展方面制定的具体计划。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将生涯规划与品德培养紧密相连,助力学生在明确未来方向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品德修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设立班级德育日志,记录学生品德轨迹
品德培养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建立班级德育日志制度,能够有效记录和追踪学生的品德成长历程,便于及时发现学生在品德方面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首先要精心规划德育日志的内容与形式,明确具体记录要点。日志内容应涵盖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例如在课堂上的专注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班级活动的参与情况,是积极组织还是热情参与;以及与同学的日常互动,包括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难题、在小组活动中的协作表现等。记录时,注重捕捉细节,像学生在大扫除中主动承担脏活累活,这一行为体现出的责任心与勤劳品质;或是同学遇到学习困难时,主动分享学习方法、耐心辅导,展现出的友善与互助精神,都应详细记录。对于学生的不当行为,如与同学发生争执、违反班级规定等,也要客观如实记录。
定期组织学生对德育日志进行分享与讨论,每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展开深入剖析。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剖析案例背后隐藏的品德因素,引导他们深刻认识到自身不良行为的根源,并积极思考如何改正。同时,大力弘扬日志中记录的优良品德行为,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中,不断强化正确的品德观念,逐步提升自身品德素养。
(三)组织小组互助活动,促进学生品德共进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着重强调,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学业与个人发展的双重压力,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已无法充分满足德育需求。小组合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实践中相互学习、相互扶持的良好平台,有助于学生品德的共同提升。
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业水平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内成员优势互补,能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以 “诚信” 为主题的班会策划活动为例,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擅长写作的学生负责撰写演讲稿,用生动的文字阐述诚信的重要性;组织能力强的学生精心安排班会流程,确保各个环节紧凑有序;沟通能力出色的学生则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保障活动所需物资、场地等顺利落实。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不断沟通交流、相互配合,这一过程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诚信、责任、包容等品德在人际交往与共同任务完成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实现品德的共同进步与提升。
(四)融入网络德育元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网络已深度融入学生生活,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着深远影响。高中班主任应敏锐捕捉这一时代特征,积极将网络德育元素融入日常德育工作。
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丰富德育教学资源。班主任可收集网络上具有正能量的新闻报道、感人故事、励志视频等,将其引入德育课堂。例如,选取网络上报道的优秀青年志愿者无私奉献的事迹,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引导学生学习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网络行为,及时进行正确引导。针对学生在网络上可能出现的沉迷游戏、盲目追星、不当言论等问题,班主任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清晰认识到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并传授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与技巧,如如何筛选有益信息、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等。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QQ 群等网络社交平台,与学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网络动态与思想困惑,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使网络成为助力学生品德提升的有效工具。
三、结语
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意义重大。班主任应积极应对时代挑战,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通过构建生涯规划引导、设立班级德育日志、组织小组互助活动、融入网络德育元素等策略,切实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助力学生塑造良好品德,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筑牢根基,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宇轩。高中德育工作创新策略研究 [J]. 教育新观察,2024 (3):32-37.
[2] 林晓妍。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 [J]. 教学研究前沿,2024(5):45-50.
[3] 苏悦。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探索 [J]. 教育实践与探索,2024(7):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