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项目化学习环境创设的实践问题与对策
张晓玲
红河县幼儿园 65440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幼儿园教育正逐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兴趣激发和综合素养发展转变。项目化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实践体验和探究活动,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环境作为项目化学习的支撑系统,既包括物质环境,如活动空间、材料资源,也包括制度与文化环境,如活动规则、教师指导策略和家园互动。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幼儿园在项目化学习环境的创设上仍存在诸多挑战,例如活动空间有限、材料单一、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理解不够深入等,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幼儿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研究幼儿园项目化学习环境创设的实践问题及其对策,对于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幼儿园项目化学习环境创设的实践问题
2.1 空间布局与资源配置不足
幼儿园项目化学习活动强调幼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因此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效果。然而,目前不少幼儿园的教室布局仍以传统教学为导向,功能区划分固定、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可变性。例如,探索区、操作区和展示区之间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拥挤和干扰,限制了个体自主选择和小组合作的空间。除此之外,材料资源配置也存在明显不足。许多幼儿园提供的操作材料种类有限,缺乏可再利用、可组合、可变形的材料,这不仅降低了幼儿的创造性操作机会,也影响了项目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2.2 教师指导能力有限
教师是项目化学习活动的核心引导者,其专业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体验和项目效果。然而,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仅停留在“让孩子自由玩”的表面操作层面,缺乏系统的项目设计、活动组织和观察评价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容易过度干预,频繁给出操作指导或直接提供解决方案,使幼儿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机会减少;也有教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缺乏有效回应,项目活动陷入无序状态。
2.3 家园合作与环境延伸不足
项目化学习强调真实情境和生活实践的延展,而家庭与社区是幼儿探索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践中多数幼儿园项目活动仍局限于园内空间,缺乏有效的家园合作与社区资源利用。家长参与度低,既缺乏对项目活动的理解,也缺少参与方式指导,使得幼儿在家庭环境中难以延续园内学习体验。同时,社区资源整合不足,诸如图书馆、博物馆、市场或自然环境等能够丰富项目情境的场所未能充分利用,导致项目活动的现实关联性不足,幼儿对学习主题的感知局限于教室空间。
3 幼儿园项目化学习环境创设的对策
3.1 优化空间布局与材料配置
优化空间布局是促进幼儿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基础。幼儿园应根据项目活动类型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如探索区、操作区、展示区和安静思考区,确保幼儿在不同活动中有足够的操作和交流空间。空间设计应具备灵活性,可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组合,以满足小组合作或个体探索的多样化需求。在材料配置方面,应注重多样性、可操作性与可再利用性。例如,引入自然材料、生活废旧物品和可组合搭建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自由选择和创造。同时,定期更新和补充材料,保持活动的新鲜感和吸引力。通过空间与材料的科学优化,可以为项目化学习提供充分支持,激发幼儿自主探索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2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是项目化学习的引导者,其专业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果。幼儿园应加强教师在项目化学习理念、项目设计、组织实施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培训,通过观摩、研讨和实践指导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学会观察幼儿兴趣和需求,合理引导而非直接干预,鼓励幼儿自主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此外,教师应掌握跨学科整合技巧,将空间、材料与项目主题紧密结合,形成系统的项目活动方案。幼儿园可建立教师互助机制,分享成功案例和问题经验,形成共同成长的专业氛围。专业能力提升不仅能提高教师项目设计水平,还能增强幼儿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项目化学习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3.3 强化家园合作与社区资源利用
项目化学习强调真实情境与生活实践的延展,家园合作和社区资源是关键支撑。幼儿园应建立有效的家园互动机制,通过家长培训、活动指南和参与计划,使家长理解项目目标并参与到项目活动中。家庭环境中的观察、记录和简单操作可以延续园内学习体验,增强幼儿探索兴趣。同时,社区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市场或自然环境可为项目活动提供丰富情境,教师可组织实地考察或邀请社区专业人士参与,增加项目真实性和实践性。通过家园与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项目活动可形成园内外相互呼应的学习链条,使幼儿在多元环境中持续探索,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实现项目化学习目标。
4 结论
幼儿园项目化学习环境的有效创设,是促进幼儿综合素养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当前,环境布局不合理、资源利用不足、教师指导能力有限以及家园合作缺失,是制约项目化学习实施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应从优化空间与材料、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强化家园与社区合作等方面入手,实现环境创设的系统化、科学化和多元化。同时,应建立动态调整与评价机制,根据项目实施反馈不断完善环境配置,为幼儿提供更加自主、开放、丰富的学习空间。通过实践探索和策略优化,项目化学习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能力发展,为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朱素静.从纸浆中沥出的环境意识——幼儿园项目化学习中“得”与“惑”[J]. 教育家 ,2024(16):30-30
[2] 张丽莎 . 指向深度学习的职业院校项目化教学实践改进——以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2024 (36):50-57
[3] 马祎博. 基于项目化学习开展幼儿园活动的策略[J]. 求知导刊,2024(20):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