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幼儿个性化发展中的价值与策略

作者

王红

重庆市合川区大南街幼儿园

引言

在幼儿教育阶段,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关注幼儿发展过程的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动态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然而,当前幼儿园在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模糊、评价方法不当等,影响了过程性评价对幼儿个性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幼儿个性化发展中的价值与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过程性评价的内涵与特点

(一)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关注幼儿发展过程的评价方式,它强调对幼儿在学习、生活、游戏等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态度、能力等方面进行持续、动态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不同,过程性评价不单纯以幼儿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而是更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努力程度、进步情况以及所展现出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通过对幼儿发展过程的全面关注,过程性评价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详细的评价信息,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调整教育策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二)过程性评价的特点

过程性评价具有全面性、动态性、发展性和个体差异性等特点。全面性体现在评价内容涵盖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性发展和情感发展等,能够全面反映幼儿的发展状况。动态性是指评价贯穿于幼儿发展的整个过程,随着幼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评价重点和方法,及时捕捉幼儿的发展动态。发展性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评价发现幼儿的优势和不足,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引导,推动幼儿不断进步。

二、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幼儿个性化发展中的价值

(一)精准把握幼儿发展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

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特点,过程性评价通过对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持续观察和记录,能够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优势领域和薄弱环节等。例如,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发现某个幼儿对建构游戏特别感兴趣,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但在语言表达方面相对较弱。基于这些评价信息,教师可以为该幼儿提供更多与建构游戏相关的材料和活动,鼓励其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语言表达训练,帮助幼儿在自身优势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弥补不足。

(二)激发幼儿内在潜能,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

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幼儿努力过程和进步情况的肯定与鼓励,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尝试新的方法或取得一点小进步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会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和尝试的欲望,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例如,在绘画活动中,一个原本不敢下笔的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尝试画出了第一笔,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指导,该幼儿在后续的活动中逐渐变得大胆自信,绘画水平也不断提高。通过过程性评价,幼儿能够逐渐学会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

(三)促进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过程性评价强调家园之间的密切合作与沟通。教师通过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发展情况,包括幼儿的活动表现、进步亮点和存在的问题等,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同时,教师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评价过程,鼓励家长记录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与教师分享幼儿的成长故事和兴趣爱好。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家园联系手册、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家园共育能够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为幼儿创造一致的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三、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幼儿个性化发展中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

过程性评价需突破教师单一评价主体的局限,构建由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格局。教师凭借专业教育经验与知识,能从教育专业视角对幼儿发展展开全面且深入的评价。幼儿作为评价参与者,对自身感受体验有独特理解,鼓励其进行自我与同伴评价,能培养自我认知与批判性思维。家长是幼儿成长关键陪伴者,熟知孩子性格与生活习性,其评价可提供更全面的幼儿信息。例如开展“我的小成就”分享活动让幼儿自我评价,组织同伴互评合作表现,定期借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邀请家长参与评价,为幼儿个性化发展汇聚多元视角。

(二)设计个性化评价指标

鉴于每个幼儿独特的发展特点与需求,过程性评价要设计个性化评价指标。该指标需依据幼儿年龄、发展水平及个体差异制定,兼顾一般发展目标与个性特点。小班幼儿侧重生活自理、基本动作和初步语言表达等能力;中班幼儿增加社会交往、想象与创造力等方面;大班幼儿则更注重学习、问题解决和责任感等评价。同时,针对不同兴趣特长领域幼儿设计专属指标,如对喜欢音乐的幼儿评价音乐感知、节奏感和表现力;对喜爱绘画的幼儿评价色彩运用、构图和想象力等,精准助力幼儿个性化成长。

(三)运用多样化评价方法

过程性评价要采用多样化方法,全面生动记录幼儿发展。观察法是基础常用方法,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对幼儿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观察记录发展变化。作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幼儿绘画、手工、写作等作品,了解其想象力、创造力和认知水平。谈话法是教师与幼儿面对面交流,知晓其想法感受需求,评价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成长档案袋法为每个幼儿建档,收集各领域作品、活动照片、观察记录和评价反馈等资料,完整呈现幼儿发展历程,多维度为幼儿个性化发展提供评价依据。

结束语

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幼儿个性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能够精准把握幼儿发展特点,激发幼儿内在潜能,促进家园共育,优化教育决策,为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设计个性化评价指标、运用多样化评价方法和加强评价反馈与沟通等策略,能够提高过程性评价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促进幼儿在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进一步深化对过程性评价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过程性评价体系,为幼儿的个性化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让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绽放独特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刘邵君 . 基于幼儿发展水平的幼儿园课程评价研究 [J]. 智力 ,2025,(20):81-83.

[2] 林莉 , 田蕊 , 李明 , 等 . 共研共评共建共促幼儿成长——支持家长参与幼儿园质量评价的实践探索 [J]. 学前教育 ,2025,(09):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