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融入地理情境素材的实践探索
陈莉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 151400
一、引言
地理情境素材融入高中英语教学,指的是将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人文景观等元素,有机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融合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向。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不仅是词汇、语法的积累,更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与认知。而地理学科所涉及的地域差异、环境特征等,恰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
以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区为例,教师在讲解英语描述性词汇时,可引入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用 "tropical downpour"(热带暴雨)、"lush vegetation"(茂密植被)等词汇进行场景化表达;在探讨环境保护主题课文时,结合亚马逊雨林的砍伐现状,通过播放 BBC英文纪录片片段,组织学生用英语辩论 "Should deforestation be allowedin the Amazon?",使语言学习与现实议题紧密结合。
在当前高中教育阶段,单一学科教学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将地理情境素材融入英语教学,既能通过分析撒哈拉沙漠与江南水乡的地理差异,拓展学生关于气候、地貌的专业英语词汇;又能借助对比东西方建筑风格,帮助学生理解文化背后的地理成因。这种教学模式打破学科壁垒,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策略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地理情境素材,需遵循一定的逻辑与步骤,从素材的选取到最终的教学落实,环环相扣,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依据单元主题,筛选适配地理素材
不同的英语单元主题,适合融入的地理情境素材各不相同。在进行教学准备时,要紧密围绕单元主题,筛选出与主题高度契合的地理素材。以必修第一册 Unit 1 “A new start” 为例,该单元围绕新生进入高中校园的新开始展开,涉及到校园环境、新的人际关系等内容。在筛选地理素材时,可选取不同地区高中校园的地理环境差异相关素材,如沿海地区高中与内陆地区高中在校园布局、周边自然景观上的不同,城市高中与乡村高中在校园规模、周边人文环境上的区别等。这些素材既能与单元主题中 “新环境” 的内容相呼应,又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地理环境对校园生活的影响。在筛选过程中,要确保素材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避免选取错误或过时的地理信息,同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难度适中、易于理解的素材,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素材特点,构建生动教学情境
在筛选出合适的地理素材后,需结合素材的特点,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与地理知识的融合。以Unit 2“Exploring English”为例,该单元聚焦于英语这门语言的探索,包括英语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不同国家的使用情况等。此单元可融入不同英语国家的地理特征素材,如英国的地形地貌、美国的气候特点、澳大利亚的动植物资源等。在构建教学情境时,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这些国家的地理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地理风貌。同时,设置相关的情境对话,如 “假设你要去英国旅行,根据英国的地理气候,你需要准备哪些物品?” 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分别扮演不同英语国家的居民,介绍本国的地理特色,在互动中加深对地理知识和英语表达的理解。通过构建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三)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关联实践活动
教学情境构建完成后,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与地理情境素材紧密关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以 Unit 3“Family matters”为例,该单元围绕家庭事务展开,涉及家庭结构、家庭活动等内容。可融入不同地域家庭的生活习惯与当地地理环境关系的素材,如北方家庭冬季的取暖方式与北方寒冷气候的关系,南方家庭的饮食习惯与南方湿润气候、丰富物产的联系等。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个地域的家庭,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用英语编写一段家庭日常对话,对话中要体现出地理环境对家庭生活的影响。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自己家庭的生活习惯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并用英语写成报告在课堂上展示。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既能让学生巩固英语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又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实现英语学习与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
(四)关注学习过程,实施多元评价反馈
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多元评价反馈,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 Unit 5 “Into thewild” 为例,该单元围绕野生生物展开,涉及不同地区的野生动物种类、生存环境等内容。可融入世界各地自然保护区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等素材。在评价反馈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英语词汇、句型的掌握情况,还要考察学生对自然保护区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不同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保护的野生动物等,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小组讨论中,观察学生是否能运用英语清晰地表达自己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看法。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让学生在不断完善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将地理情境素材融入高中英语教学,是一次有益的教学探索,它打破了学科界限,让英语学习更加丰富多元。通过筛选适配素材、构建生动情境、设计关联活动及实施多元评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学科思维。在未来的教学中,应不断优化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科融合绽放更绚丽的光彩,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瞿秋菱。高中英语教学中地理情境素材的应用研究 [J]. 教育探索,2024(3):45-49.
[2] 濮建峰。学科融合视角下英语与地理教学结合的实践路径 [J].教学月刊,2024(5):28-32.
[3] 璩梦晗。地理元素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J]. 基础教育研究,2024(2):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