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文化育人:促进小学师生思维共进与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
潘美伶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实验小学,535300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和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寻找有效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象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沉淀,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战略智慧和道德观念。将象棋文化引入小学教育,不仅能为校园增添独特的文化魅力,更能为师生提供一个思维碰撞与素养提升的平台。通过象棋文化的浸润,师生可以在对弈、学习与交流中,共同开启智慧之门,实现思维的共进与素养的提升。
一、构建象棋文化特色课程,开启思维共进之门
(一)学科融合创新,拓展课程广度
象棋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宝藏,与语文、数学、历史、艺术等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构建象棋文化特色课程时,应充分挖掘这些学科间的内在关联,实现跨学科融合创新。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引入象棋相关的经典诗词,如“楚河汉界起风云,对弈人间几度春”,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的意境,感受古人对象棋的热爱与感悟,进而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讲述象棋历史故事,如韩信发明象棋的传说,让学生了解象棋的起源与发展,增强历史文化的认知。数学学科则可借助象棋棋盘和棋子,开展空间几何、排列组合等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分析棋盘上不同棋子的移动轨迹所形成的几何图形,计算棋子在特定条件下的移动可能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科融合,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师生的知识视野,为思维共进搭建广阔平台。
(二)分层精准施教,契合个体差异
小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象棋文化特色课程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低年级学生,课程重点在于激发兴趣和启蒙认知。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如播放象棋动画短片、讲述趣味象棋故事等,向学生介绍象棋的基本规则和棋子名称,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认识象棋。同时,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如象棋棋子涂色、棋子分类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课程应注重培养其思维能力和策略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经典棋局,学习常见的开局、中局和残局技巧,组织小组对弈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在对弈过程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决策依据,促进思维碰撞和相互学习。高年级学生则应鼓励其进行深入探究和创新实践。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象棋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新型象棋玩法或象棋主题的创意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分层精准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象棋文化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实现师生思维的共同提升。
二、开展多元象棋文化活动,搭建素养提升平台
(一)举办象棋比赛,激发竞争意识
举办象棋比赛是检验师生棋艺水平、激发竞争意识的有效方式。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校内象棋比赛,设置不同年级和组别的赛事,让更多师生有机会参与。在比赛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则进行裁判,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师生在赛场上全神贯注,运用所学策略和技巧进行对弈,每一次落子都经过深思熟虑。通过比赛,师生能够在实战中锻炼自己的思维敏捷性和应变能力,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同时,比赛还能营造浓厚的象棋学习氛围,激发师生学习象棋的热情,促进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开展象棋文化讲座,拓宽文化视野
开展象棋文化讲座可以邀请象棋专家或学者到学校,为师生深入解读象棋文化的内涵。专家可以讲述象棋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位,介绍古代象棋名人的传奇经历和经典棋局。通过分析经典棋局,引导师生理解其中的战略战术和思维方法,启发师生的创新思维。例如,讲解“十面埋伏”“声东击西”等战术在棋局中的运用,让师生明白在面对复杂情况时,如何灵活运用策略取得胜利。象棋文化讲座还能培养师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让师生在学习象棋的过程中,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组织象棋社团活动,促进交流合作
组织象棋社团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社团中,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社团可以定期开展象棋技巧培训、棋局分析讨论、象棋创作等活动。例如,在棋局分析讨论活动中,师生共同探讨某一局棋的优劣,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路,通过交流合作,拓宽思维视野,提高棋艺水平。同时,象棋社团还可以与其他学校的社团进行交流和联谊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让师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营造象棋文化校园氛围,浸润师生心灵
(一)打造象棋文化环境
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象棋文化景观,如象棋雕塑、棋盘广场等,让师生在校园中随处都能感受到象棋文化的氛围。在教室、走廊等场所张贴象棋名人名言、经典棋局图片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还可以设立象棋活动室,配备齐全的象棋棋具和相关的书籍资料,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和对弈环境。通过打造象棋文化环境,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象棋文化的熏陶,激发对象棋的热爱之情。
(二)融入日常教育教
将象棋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使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都能接触到象棋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引用象棋中的道理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导学生要遵守规则时,可以结合象棋比赛中必须遵守规则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借鉴象棋中的战略思维,制定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和管理策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将象棋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让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结束语
象棋文化育人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实践。通过构建特色课程、开展多元活动和营造文化氛围等实践举措,小学师生在象棋文化的浸润下,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综合素养显著提升。师生在对弈中学会了思考与判断,在交流中增进了理解与合作,在文化传承中培养了责任感与使命感。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深化象棋文化育人的实践研究,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让象棋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高尚素养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忠璠 .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德化县金锁小学创建“全国象棋特色学校”的探索 [J]. 新教师 ,2022,(08):15-16.
[2] 吴吉成 .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小学国际象棋教学设计与实效研究 [D]. 上海师范大学 ,2021.DOI:10.27312/d.cnki.gshsu.2021.00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