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行动探究
崔婷婷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 224200
引言
高中语文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重任,实践育人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传统高中语文实践育人模式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创新突破,探究聚焦高中语文实践育人模式现状分析,探索整合优化路径提出创新行动方案,期望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实践育人体系,助力学生成长为具备深厚人文底蕴与创新实践能力人才为高中语文教育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
一、现状剖析:高中语文实践育人模式困境与挑战
高中语文实践育人模式目前呈现出课程体系碎片化趋势,实践内容与教学目标脱节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讲解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参与实践机会有限,且实践内容往往停留于朗读背诵或简单习题训练层面,缺乏深度思考与实际应用环节。尤其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许多教师为追求考试成绩而忽视实践育人价值,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减退实践能力提升受限,同时校内外实践资源整合不足,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薄弱,学生无法将课本知识迁移至现实情境中应用,使实践育人效果大打折扣。评价体系单一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当前评价方式过分注重考试分数,忽略学生实践过程中创新思维培养与人文素养提升,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实践育人成果,致使师生双方对实践育人重视程度不足。
高中语文实践育人面临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困境,部分教师缺乏设计组织实践活动经验与能力,对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多元化实践需求。学校管理层面存在实践育人认识不足、支持力度欠缺问题,表现为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场地设备保障不到位、经费投入有限等现实困难,另外家校社协同机制尚未健全,实践育人外部支持系统构建不完善,导致实践资源分散育人合力难以形成。值得注意高考评价体系对实践育人引导作用发挥不充分,间接导致学校重视程度下降,学生参与积极性受挫。
二、路径探索:高中语文实践育人模式整合与优化
构建多元整合课程体系应成为高中语文实践育人模式改革首要任务,可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展开,一方面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语文与历史、艺术等学科交叉融合,设计跨学科综合实践项目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建立贯穿高中三年循序渐进实践课程序列,低年级侧重基础语言实践,中年级注重人文素养培育,高年级强化创新应用能力形成螺旋上升实践育人体系。重构课内外实践活动联动机制,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衔接,通过主题阅读、文学创作等多样化实践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机会激发学习兴趣与潜能。引入项目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围绕语文实际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培养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提升学习主动性与成就感。优化评价机制是实现高中语文实践育人模式创新关键环节,应构建多元立体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方式,全面反映学生实践育人成果。
以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为例,教师应当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走进唐代历史文化背景,了解李白生平与创作心境。课前安排学生查阅天姥山地理环境与人文典故资料,制作电子地图或实景模,建立诗歌意象与实际地理联系,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分组研读诗歌,一组关注诗歌意象,一组分析结构布局,一组探究表达技巧,一组挖掘思想内涵,通过小组协作拆解诗歌艺术魅力。随后组织诗歌意境重构活动学生根据诗中描绘山水景象,通过绘画、音乐配乐朗诵、微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再创作,将古典诗歌审美体验转化为现代艺术表达。课外延伸环节开展李白诗歌创作背景探究专题探究,学生查阅唐代政治文化背景资料分析李白人生经历与创作关联,撰写报告或制作专题网站展示成果。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方法创新:高中语文实践育人模式拓展与深化
拓展实践场域构成高中语文实践育人模式创新重要方向,可积极引入数字技术与媒介资源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实践空间,通过建设校园网络文学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阵地,为学生提供多元表达渠道培养媒介素养与信息处理能力。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与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开展专题调研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深化师生互动机制是提升高中语文实践育人效果核心策略,应改变传统教学关系构建平等对话共同体,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与合作伙伴,在实践活动中以身示范与学生共同探究,营造民主开放学习氛围。
以必修下册鲁迅《祝福》教学为例,可实施社会文化探究式实践教学模式,将文本阅读与社会文化探究融为一体。先组织学生开展寻找现代祥林嫂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走访社区采访生活困境中女性群体,记录她们生存状态与心理感受形成调查报告,建立文学形象与社会现实联系。随后通过文化符号解码工作坊,分析小说中闰土、祝福等文化符号背后隐含社会文化内涵,理解鲁迅批判封建思想毒害与人文关怀培养学生深层次文本解读能力。进一步开展跨媒介改编创作实践,勉励学生将《祝福》改编为话剧、微电影等现代艺术形式,通过创作过程体验鲁迅笔下人物命运与情感,深刻理解作品思想价值,同时建立鲁迅文学探究社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拓展阅读鲁迅其他作品比较探究创作风格演变,撰写学术评论提升学生文学探究能力。
结论
高中语文实践育人模式创新需立足现实困境,系统推进整合优化与方法创新,通过构建多元课程体系、优化评价机制等策略,能够有效破解当前实践育人瓶颈形成更为科学合理实践育人模式。此类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更能促进人文精神培育与实践能力发展,为学生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实践证明高中语文实践育人模式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育人合力,方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与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家全 . 学科育人视域下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路径 [J]. 语文建设 , 2025(11).
[2] 朱玉婷 . 以 " 一核四层 " 推进高中语文育人方式变革 [J].2023.
[3] 王强 . 高中语文项目式学习的育人实践研究 -- 以寻找李白 "酒元素 " 文化为例 [J]. 辽宁教育 , 2024(7):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