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与评价
张刚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409000
一、引言
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化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涵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当前高中化学作业设计存在与核心素养脱节的问题,多以知识记忆类题目为主,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同时,作业评价方式单一,多采用分数评价,难以全面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在此背景下,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与评价策略,成为推动化学教学改革、落实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课题。
二、实施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与评价需遵循系统性、实践性与发展性原则,从作业目标设定、内容设计、实施过程到评价反馈形成完整闭环,确保每个环节均紧扣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切实推动学生能力与品格的协同发展。
(一)锚定核心素养维度,明确作业目标层级
作业目标设定是作业设计的首要环节,需以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为基础,结合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构建分层递进的目标体系。首先,对核心素养各维度进行细化拆解,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细化为“能从宏观现象出发分析物质组成与结构”“能基于微观粒子结构解释宏观物质性质”等具体能力目标;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细化为“能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能运用平衡原理分析化学反应限度”等目标。其次,根据学生年级差异设定不同层级的目标,高一阶段侧重基础素养目标,如“能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用微观粒子观点解释简单变化现象”;高二阶段侧重发展素养目标,如“能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化学反应机理,构建简单的反应模型”;高三阶段侧重综合素养目标,如“能结合化学知识分析实际生产中的反应效率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二)结合课程内容特征,设计多元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设计需紧密结合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特点,突破传统纸笔作业的局限,设计多元化的作业类型,实现不同核心素养维度的针对性培养。对于概念原理类内容,如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等,设计“模型构建类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绘制分子结构模型、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曲线模型等,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例如,在“化学键”教学后,让学生利用黏土、牙签等材料制作离子键、共价键的立体模型,并标注粒子间的作用力,同时撰写模型说明,解释模型如何体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对于实验类内容,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制备实验等,设计“探究性实验作业”,给出实验主题(如“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误差,并基于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思路。
(三)优化作业实施流程,保障素养落地效果
作业实施过程需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合理的流程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实践,确保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落地。
首先,作业布置阶段采用“分层 + 自主选择”的方式,根据作业目标层级设计基础型、提升型与挑战型三类作业,基础型作业面向全体学生,确保核心素养基础目标的达成;提升型与挑战型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例如,在“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后,基础型作业要求学生计算简单反应的速率;提升型作业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验证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挑战型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工业生产实际,分析如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提高反应速率。其次,作业完成阶段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建立“教师- 小组- 个体”三级指导体系,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讨论、互帮互助,个体针对自身困惑向教师或小组求助。
(四)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完善评价反馈机制
作业评价是检验作业设计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环节,需构建多维度、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突破单一分数评价的局限。评价内容上,从知识掌握、能力发展与素养形成三个维度设定评价指标,知识掌握维度关注学生对化学概念、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发展维度关注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素养形成维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各维度的发展水平,如是否具备科学的探究态度、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等。评价主体上,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让学生对照作业目标与评价标准反思自身表现,小组互评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评价从专业角度对学生作业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三者权重分别设定为 20% 、 30% 与 50% ,确保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评价方式上,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量评价采用等级制(A、B、C、D 四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分数区间,直观反映学生作业的整体水平;定性评价通过评语详细描述学生作业的优点与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例如“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思路清晰,能有效验证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但实验数据记录不够完整,建议后续实验中及时、准确记录每一组数据,进一步提高实验的严谨性”。
三、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与评价,是落实化学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锚定素养目标、设计多元作业、优化实施流程与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作业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更能促进学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形成。未来,还需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完善作业设计与评价策略,加强作业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衔接,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培养具有化学学科素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思远。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J]. 化学教育,2024(3):45-50.
[2] 李雨桐。高中化学作业多维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4(5):32-36.
[3] 王浩宇。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 教学与管理,2024(7):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