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动车组标准化属地检修项目管理模式探析

作者

姜瀚文 王家耀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车辆段呼和浩特东动车所运用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一、标准化属地检修的必要性

1.1 属地检修的优势分析

动车组标准化属地检修项目管理模式的深入剖析,显示出属地检修有着明显的优势,第一属地检修可以明显缩减检修时延,提升动车组的可用性,某铁路局实行属地检修之后,动车组的平均检修时间由原来的 12 小时缩减到 8 小时,效率提升了 33% 。第二属地检修有益于削减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因为检修工作在车辆运行的终点站或者始发站开展,削减了车辆的长途跋涉,节约了大量的运输费用。第三属地检修有利于更好地运用地方资源,做到检修工作的本地化,这样既有利于提升检修品质,又可以推动地方就业,带动当地经济。

1.2 实施标准化检修流程的意义

动车组标准化属地检修项目开展意义是凭借相同的检修流程和标准,使动车组保持安全可靠且高效运转。依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的数据,标准化检修程序执行之后,动车组的故障率将会削减十分之十,而且检修所耗时间缩减 15% ,这种举措不但改进了检修速度,而且极大改善了旅客的出行体验。通过实例剖析,凭借引入较为领先的管理观念和技术手段比如物联网及大数据剖析,可以做到及时监察动车组运作情况,预估可能发生的故障,并且提前加以修理。标准化检修程序的推行,促使检修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达成共享并予以优化布置,从而为铁路运输经营组织带来减省开支并提升效率的好处。

二、属地检修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挑战

2.1 技术设备更新换代的挑战

在动车组标准化属地检修项目管理模式当中,技术及设备的更新换代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也是项目管理碰到的一大难题,科技持续发展,动车组检修技术不断革新,对设备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先进的诊断系统、自动化检测设备等,能够极大改善检修效率和准确度。但对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国际铁路联盟(UIC)的报告,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之后,检修时间能削减 20%~30% ,同时要求检修人员要不断学习并适应新技术,从而防止因为技术落后而引发的检修错误。面对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带来的挑战,项目管理要采取前瞻性的做法,定时开展技术趋势分析,预估未来技术走向,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运用项目管理里的“敏捷方法”,迅速应对技术改变,从而保障检修流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2.2 人力资源配置与培训存在不足

动车组标准化属地检修项目管理模式之下,人力资源调配与培训存在短缺状况,这是影响检修效能和品质的关键要素,从统计资料看,当下检修人员里,具有高级技能资格者所占比例低于 20% ,这就影响到检修工作的专业性与精确性。以某铁路局的检修站为例,缺少足够数量的高级技师,致使动车组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作常常延误,进而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为解决此问题,可以参照日本新干线的“工匠精神”培训模式,通过形成长久的师徒制度以及技能认定体系,来改善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艺和工作热情。要采用现代的人力资源经营理论,通过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激起他们对于工作的投入和更新,进而优化整个检修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品质。

三、标准化属地检修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3.1 创新管理理念的引入

动车组标准化属地检修项目管理模式中,创新管理理念的引入是项目高效运行的关键,在动车组检修中,通过实施 5S,可以减少寻找工具、零件的时间,让检修人员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检修任务,缩短检修时间,提高动车组的可用性。“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念的引入,运用统计分析手段去识别并剔除过程中的瑕疵,这也可以改善检修品质,通过测量目前检修流程中的瑕疵比率,剖析瑕疵产生的缘由,之后采用相应的改良举措,从而达成瑕疵比率的大幅度下降,在动车组检修当中,六西格玛的运用有益于削减返修率,加强检修的可靠程度,保证旅客的安全与舒适。创新管理理念的引入也表现在人力资源的重新安排和培训上,动车组检修工作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引进“学习型组织”理念,促使员工不断学习,知识共享,提升检修团队整体水平。

3.2 信息技术于检修管理的应用

动车组标准化属地检修项目管理当中,信息技术应用是提升检修效率并保证检修质量的关键部分,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以及云计算以后,检修流程就能达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物联网技术能随时观察动车组的运作情况,传感器搜集来的数据会被传送到中央处理系统里,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去分析这些数据,就能预估出潜在的故障和维修需求,这种预估性维修策略可以减小突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能改善检修计划,提升检修工作的计划性和准确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改善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培训,创建一个信息管理平台,把检修人员的技能以及工作负荷变成可视化,这个平台可以分析每一位检修人员的工作历史,技能水平以及培训记录,进而智能地给出培训课程并分配检修任务,从而优化人力资源的调配。

四、优化策略与实施建议

4.1 提升检修效率的策略

动车组标准化属地检修项目管理模式中提升检修效率是高效运营的重要因素,第一运用精益管理思想,优化检修流程,削减不必要的环节与等待时间。第二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动车组运行状况,预估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预防性维护,以分析历史检修数据为例,可以找出某些部件的故障规律,提前开展检修,防止突发故障造成长时间停运。实施模块化的检修策略,把检修工作拆解成标准的模块,这样能提升检修工作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削减检修所花的时间。加大检修人员技能培训和团队合作力度,通过模仿训练和定时考核,保证检修人员可以熟练掌握检修流程和操作技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优化检修速度。

4.2 保障检修质量的措施

动车组标准化属地检修项目管理中,保证检修质量是铁路运输安全与效率的重要部分,创建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根基,对检修流程实施严格把控并加以评估,比如采用 ISO 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每项检修工作均达到国际标准,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无损检测(NDT)技术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材料缺陷和结构损伤,防止故障发生。要加强人员的培训以及技能的提升,在检修的过程当中保证检修的质量。对检修人员开展定期的培训和考试,确保检修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检修的新技术与安全操作程序。检修工作的开展必须注重每一个小节,检修时使用的工具是否准确、检修时周围的环境是否干净等,都要进行严格地把控。在检修时建立起质量的反馈机制并不断改进检修方法,对检修工作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总结归纳,然后不断地改进检修的方式与步骤。

参考文献:

[1] 付英东 . 动车所运用检修 CR200J 动力集中动车组的适应性改造与 实践[J]. 铁道建筑技术 ,2024(9):73-76+125 .

[2] 张民明 . 动车组轮对轴端部件兼容检修流水线的设计与实践 [J].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3,2(6):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