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寒区公路改扩建高墩桥梁维修加固安全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

万栋来 王占忠 缑任杰 宁哲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省公路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双辽市辽河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支座更换;有限元分析;旧病害处理

引言:支座作为桥梁关键传力构件,其失效会导致梁体内力重分布,使结构实际受力状态偏离设计理论图示,严重影响桥梁承载能力与正常使用。尤其在超载车辆增多、材料老化加剧的背景下,支座脱空、变形、开裂等病害频发。传统更换工艺需中断交通且风险高,而同步顶升技术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应用,实现了不中断交通条件下的精准顶升与支座更换。本研究从病害机理、顶升工艺及数值模拟三方面展开,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对推动桥梁管养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 依托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吉林省白山市,路线起点位于漫江镇锦江村附近,既有国道G331 与 G504 交叉位置,沿既有长白山环线向北经白溪小镇、大碱场村、马鞍山,终点位于二道白河镇美人松路与建封路交汇处,顺接美人松路。起点桩号 K560+800 ,终点桩号 K610+040 ,路线全长 49.24 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60 公里/ 小时,路基宽度19 米。本设计段既有大桥 748.16m/3 座,中桥 156.12m/3 座,小桥 176.46m/14 座改建后本设计段共设置大桥 749.58/3 座(均为半幅维修利用,半幅新建)。中桥 264.52m/4 座(其中不满足行洪拆除重建 134 米 /2 座;半幅维修利用半幅新建 130.52 米 /2 座)

2 前川大桥旧桥病害问题分析

2.1 前川大桥现状

前川大桥桥梁中心桩号为 K601+570.112 ,交角 90 ,上部结构采用15×30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 梁,桥长 456.04m ,桥宽 10.5m ,下部结构采用矩形桥墩,肋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扩大基础。其旧桥桥墩主要病害如下:墩柱存在竖向裂缝 6 条,分布于 3 根构件上,裂缝长度介于1m~2.4m 之间,裂缝宽度介于 0.06mm~0.2mm 之间,竖向裂缝总长度为 10.3m 。桥墩存在剥落、露筋15 处,分布于7 根构件上,总面积为 2.47m2 。桥墩存在碳化、腐蚀 2 处,分布于 2 根构件上。桥墩存在锈胀露筋 1 处,面积 0.02m2 ,位于5# 墩柱。存在病害支座98 个,占总数的 65.33% 。

2.2 支座病害原因分析

支座病害的精准识别是制定更换方案的前提。通过对多座桥梁的实地检测与文献研究,总结出以下典型病害模式:

2.3 脱空与偏压

在前川大桥检测中发现,52 个支座出现脱空,46 个支座存在脱空开裂现象。此类病害主要由支座垫石标高偏差或梁体预拱度不均引起,导致支座局部悬空,有效承压面积减小。脱空率达 45% 以上时,将显著改变梁体弯矩分布,引发梁端开裂。

2.4 异常变形与开裂

前川大桥原设计采用的球冠式橡胶支座出现超过 10% 的压缩变形和径向开裂。分析表明,主要成因包括:橡胶材料劣化(臭氧老化)、超载车辆反复作用(尤其重载车辆占比超 20% 时)以及设计选型不当(与现行《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不符)。

2.5 老化与磨损

前川大桥老化特征表现为表面龟裂、硬度增加(邵氏硬度变化>10% )及弹性下降(压缩模量衰减超 30% )。化学侵蚀(除冰盐氯离子渗透)与紫外线氧化是主要诱因。

表一:支座病害综合特征及主要成因

3 寒区高墩桥梁维修加固方案设计

针对寒区高墩桥梁的典型病害,本研究提出了以下维修加固方案:

公路桥梁桥墩维修的过程主要包含以下方面脚手架搭置、主梁顶升、支座更换、表面维修、植筋维修等。首先是搭建脚手架。在搭建脚手架的过程中,需要使脚手架尽量接近墩柱,为施工人员提供通行便利。如果脚手架的搭建是为了进行表面维修覆盖工作,此时脚手架的高度和平面尺寸的确定依据是墩柱的高度。

其次支座顶升是本工程危险性最高的施工,因此需要细化施工方案。其采用千斤顶对桥梁上部结构进行支撑抬起,千斤顶放置在支点位置,由专人指挥,统一发令,每次顶升高度为 3mm 。顶升过程中要设置临时支点。千斤顶由油泵控制,每台油泵控制多台千斤顶,每个千斤顶要由专人负责,随时测量,保证每个千斤顶处的顶升高度基本保持一致,误差不能超过0.5mm 。 顶升时以竖向位移和千斤顶油压表读数进行双控。竖向位移用桥面上设置的观测标志确定, 要求竖向位移差基本保持一致。竖向位移观测人员要随时与油泵操作人员保持密切联系,指导 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同时,各油泵操作人员通过油压表读数随时进行调整。顶升时各油压表读数与理论计算误差值不超过 ±1MPa 。顶升时一定要缓慢同步,且一边顶升一边支垫,以防发生突发事件。

最后是进行现场测试 , 需要做好现场的检查工作以保证整个机构过程的安全。每个施工工程开始前 , 都需要对现场进行检查工作,这是施工部门展开工作的前提。主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现场开裂情况、桥墩的垂直度、支座的状态等。其中支座检查最为重要,包含盖梁同主梁之间的平面对应关系。最后是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处理。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凿除面,当空洞厚度达到 5cm 时, 可采用聚合物混凝土修补。

在材料选择方面,重点考虑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要求。选用抗冻性、耐腐蚀性优异的高性能混凝土和修补材料;采用低温固化、高粘结强度的结构胶粘剂;选择耐候性好的防腐涂料。

4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支座病害机理,结合同步顶升技术与有限元模拟,形成成套支座更换解决方案:

病害控制:支座选型需严格符合现行规范,加强垫石施工精度控制,并建立超载车辆监控机制

顶升优化:整体同步顶升是连续梁桥优选方案,顶升高度按跨径与位置差异化控制(一般 ⩽8mm/ 级)

数值模拟:Midas Civil 可精准预测顶升反力与应力,参数化设计保障方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