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音乐课堂中的声乐教学策略探讨
王强
榆林高新第四小学 719000
引言: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认知能力和演唱基础,但在声乐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基础性和趣味性,为声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何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成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学生声乐学习的特点分析
(一)生理特点
学生年龄一般在 10-11 岁左右,正处于变声前期,声带较为脆弱,音域相对较窄,发声方法尚未完全成熟。在声乐教学中,若不注意科学的发声指导,容易导致声带疲劳或损伤。
(二)心理特点
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我表现欲较强,同时也容易因紧张或缺乏自信而在演唱中出现失误。他们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逐渐丰富。
(三)学习基础
通过前几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节拍等,能够演唱一些简单的歌曲,但在音准、节奏的准确性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基于人教版教材的声乐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并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包括呼吸、发声、共鸣等技巧,能够运用自然、流畅的声音进行演唱。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要素,准确演唱教材中的声乐作品。学习简单的合唱知识,培养初步的合唱能力,能够与他人协调配合进行演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小组合作演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音乐学习态度。通过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拓宽文化视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际理解意识。在音乐表演中,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1]。
三、小学声乐教学策略
(一)注重发声训练,奠定声乐基础
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发声训练方法。例如,在呼吸训练方面,可以通过“闻花香”“吹蜡烛”等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感受腹式呼吸的方法,体会呼吸时腹部的扩张和收缩。在发声训练中,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元音练习开始,如“a、o、e”等,引导学生用自然、柔和的声音发声,避免大声喊叫。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发声状态,及时纠正错误的发声方法,防止声带受损。
(二)结合教材内容,优化歌曲教学
人教版教材中的歌曲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优化歌曲教学过程。在歌曲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歌曲录音、讲述歌曲背景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在歌曲学唱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然后再进行旋律的学习。对于较难的乐句,教师可以进行单独的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解决演唱中的难点。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情感处理,让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风格,运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和音色进行演唱,表达歌曲的情感。
(三)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单一的演唱形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如合唱、独唱、小组唱、表演唱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锻炼演唱能力。例如,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声部,让学生通过合作演唱,感受和声的美妙,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表演唱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歌曲的内容进行动作创编,让学生在演唱的同时进行表演,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班级音乐会、学校文艺演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歌曲的视频、音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2]。例如,在教学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民族舞蹈视频、介绍民族文化背景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如钢琴软件、节奏训练软件等,帮助学生进行音准、节奏的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对于音乐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难度较大的歌曲进行演唱,鼓励他们参加更高水平的音乐活动;对于音乐基础较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从简单的歌曲开始教学,逐步提高他们的演唱能力。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演唱技巧,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达等方面,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声乐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结论
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基础,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托,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注重发声训练、优化歌曲教学、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实施分层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和音乐素养,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声乐教学方法,让声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枫滢 .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声乐教学策略 [J]. 小学生作文辅导 ( 语文园地 ), 2018, (04): 37.
[2] 徐程程 . 声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D]. 吉林艺术学院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