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新命题设计路径探索
张爱
济南市长清区凤凰路小学 2503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命题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导向。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设计,能够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 [1]。对于高段人教版小学数学而言,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设计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内涵
1.1 数学抽象: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在高段数学中,如从各种具体的图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概念,从实际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出方程的概念等。1.2 逻辑推理: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例如,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的过程中,运用已学的几何知识进行推理。1.3 数学建模: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通过建立方程模型解决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实际应用问题。1.4 直观想象: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在学习立体图形时,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和组合,培养直观想象能力。1.5 数学运算: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如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解方程等内容都涉及数学运算。1.6数据分析:针对研究对象获取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知识的过程。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新命题设计原则
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导向,教学过程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教学命题设计则是检验核心素养达成度的关键环节,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完整的数学教育体系。涉及新命题的原则包含以下几项:
2.1 素养导向原则:命题设计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确保题目能够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避免单纯考查知识点。
2.2 情境真实原则: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社会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展现核心素养。
2.3 思维开放原则: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4 层次递进原则:题目设计应具有层次性和梯度,从基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2.5 多元评价原则: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全面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段命题设计策略
3.1 把握命题难度与梯度
命题难度要符合高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有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又要有一定比例的提高题和拓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在一套试卷中,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的比例可设置为 7:2:1。
3.2 注重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与趣味性
情境应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校园活动、家庭购物等,同时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解题[2]。如设计以“动物王国运动会”为情境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3 加强命题的综合性
将多个核心素养融入同一命题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设计一道关于旅游规划的题目,既涉及到数学运算(计算费用),又包含数据分析(根据旅游景点的受欢迎程度分析选择景点),还需要运用数学建模(规划最佳旅游路线)。
4. 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段人教版新命题设计,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围绕六大核心素养设计命题,并遵循相应的实施建议,可以更好的发挥命题的教学导向作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设计,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做出积极贡献[3]。
参考文献:
[1] 顾梦亚 .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命题设计的新变化 [J]. 小学生 ( 下旬刊 ),2021(12):29-29.
[2] 黄贤明 , 夏玉梅 , 李玮玲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数学教学内容分析与教材呈现内容比较——以”认识人民币”为例 [J]. 数学教育学报 ,2024,33(1):51-58.
[3]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命题创新的设计策略. 廖燕燕. 家长,2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