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化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创新研究
王佳
火箭军工程大学 710025
一、引言
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且强调实战能力。高校体育课程肩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与意志品质的职责,然而传统课程在实战化背景下逐渐显现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复杂场景应用能力的要求,因此开展课程创新研究意义重大。
二、高校体育课程创新的必要性
(一)适应社会需求变革
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已超越单纯的运动技能展示,更看重其在实际场景中运用体育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课程需紧跟社会需求变化,创新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多元需求的综合能力。
(二)提升学生实战能力
实战能力是体育人才的核心能力,体育课程是提升该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创新将实战元素融入教学训练,让学生在模拟实际场景中锤炼体能、技能和意志,提高实际场景中的应对效能。
(三)推动体育教育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传统体育课程模式固化、缺乏活力。创新能激发课程活力,促进教学理念更新、方法改进和资源优化,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三、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与实际需求脱节
部分高校体育课程过于侧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普遍提升,忽视与实际场景应用能力的结合,目标缺乏针对性和实战性,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
(二)内容陈旧单一
一些高校课程内容多年未更新,对现代社会特点和需求研究不足。教学内容集中在传统体能和基本运动技能训练,对新兴体育项目、体育与健康融合、特殊场景应用等涉及甚少,无法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多元化能力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落后
部分高校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也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四、实战化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创新策略
(一)明确目标,突出实战导向
课程目标需紧扣社会实际需求,以培养学生实战能力为核心,涵盖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复杂实际场景下的应对能力。身体素质训练构建“基础体能 + 场景特需体能”双层体系,基础层设定长跑耐力、上肢力量、短跑速度等标准;特需层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细化,如体育教育专业强化教学示范体能,体育管理专业突出复杂活动组织中的体能支撑。运动技能目标形成“技术 - 应用”递进链条,从单个技术动作熟练掌握到实际场景灵活运用,嵌入场景设计,如户外拓展中训练攀岩技术应用与安全保障。心理素质培养建立“压力适应 - 持续应对”梯度,通过模拟高强度比赛、紧急救援等场景,锤炼压力下的决策稳定性和长时间应对突发情况的心理韧性。团队协作能力训练设定“任务驱动型”目标,如体育赛事组织中,要求学生在不同岗位完成协调沟通、资源调配、应急处理等协同动作,明确角色与配合节点,达成高效协作。
(二)优化内容,融入实战元素
增加新兴领域内容:结合现代社会特点与趋势,将课程与新兴体育项目、体育与科技融合、特殊职业场景应用等领域结合,开设电子竞技体能训练、体育大数据分析基础、特殊职业体能保障等模块,拓宽学生能力范围。
强化实战技能训练:在传统训练基础上,增加急救技能、户外生存、体育赛事应急处理等实战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比重,让学生掌握实战必备技能。
注重战术意识培养:将战术意识培养融入课程,通过模拟实际场景和战术演练,使学生学会分析场景形势、制定应对方案和协同行动,提升战术素养和应变能力。
(三)创新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入实际体育赛事案例、行业典型事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其吸取经验教训,提升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运用模拟训练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模拟设备,构建逼真实战环境,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训练,如利用 VR 技术开展体育赛事直播模拟、户外探险环境适应等训练,增强实战体验和应对能力。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组训练学习,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促进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四)完善体系,确保评价科学
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除体能和技能考核外,增加心理素质、战术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指标,通过心理测试、场景演练评估、小组作业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提高评价科学性和客观性。过程性评价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展与问题,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终结性评价全面总结学习成果。
注重评价结果应用: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让学生明确优缺点和努力方向,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并调整策略。同时,将评价结果与学生学业成绩、评优评先挂钩,激励其积极参与学习训练。
结论
实战化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创新是适应社会需求变革、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和推动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当前问题,提出明确目标、优化内容、创新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推进课程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体育人才奠定基础。同时,需随时代和社会需求变化持续创新,以应对新挑战与要求。
参考文献:
[1] 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J]. 王磊 .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4(01)
[2]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研究——评《现代信息技术视角下的体育专业发展研究》[J]. 曾勇 . 中国高校科技 ,2023(06)
[3]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杨华华 ; 赵验生 . 体育师友 ,2022(05)
[4]“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 李永辉. 内江科技 ,2022(06)
[5]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王芳.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