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中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创设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影响研究

作者

莫丽娟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三小学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小学中年级是语文写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学生正从句子写作向篇章写作跨越,表达能力培养直接关系到后续语文学习与综合素养。但当下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命题作文模式,缺乏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与表达能力的系统引导,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写作畏难情绪,出现内容空洞、语言干瘪等问题。在此情形下,情境创设作为富有实效的教学手段,日益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着眼于小学中年级语文写作教学,重点剖析情境创设对学生表达能力的作用,深入挖掘其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期望通过系统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方案,助力教师借助情境创设激活课堂,点燃学生写作热情,提升表达水平,夯实语文素养根基。同时,填补理论研究空白,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思路与依据。

二、小学中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写作现状

小学中年级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写作兴趣来看,许多学生对写作缺乏热情,将写作视为一项任务,被动完成。在写作内容上,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难以找到合适的素材,导致文章内容空洞、千篇一律。在语言表达方面,学生词汇量有限,语句不通顺、语法错误等问题较为常见,难以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师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写作课堂中,一些教师仍依赖程式化教学模式,将重心放在写作框架与修辞技巧讲解上,却忽略学生兴趣培养与情感共鸣的激发。课堂多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师生互动流于表面,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同时,受传统教学惯性影响,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理念理解不深,即便尝试创设情境,也常因设计生硬、脱离实际,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情境创设在小学中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理论基础

(一)情境教学理论

教学并非知识的单向传递,更是师生、生生间情感交融的过程。情境教学理论强调,依托教学内容营造特定场景,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与情感共鸣,让知识在真实可感的氛围中自然内化。在语文写作领域,通过创设鲜活情境,可将抽象的写作主题转化为具象场景,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细节,激活思维火花,从而突破写作素材匮乏的困境,点燃创作灵感。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协作,主动建构起来的。在小学中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创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观察、思考、表达,从而主动建构自己的写作知识和技能,提升表达能力。

四、情境创设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表达能力的影响

(一)激发写作兴趣,增强表达意愿

情境创设能将抽象的写作主题具象为鲜活场景,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唤醒好奇心。如教学 “秋天的校园” 时,教师可带学生漫步校园,观察梧桐叶飘落的轨迹、花坛里残菊的姿态,用手触摸微凉的秋风。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对写作主题产生情感共鸣,不再将写作视为任务,而是主动倾诉观察所得,自然增强表达的内驱力。

(二)丰富写作素材,拓展表达内容

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角色扮演情境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在进行 “一次有趣的实验” 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现场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验,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写作时就有了更多的内容可写,从而拓展了表达内容。

(三)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优化表达效果

真实的情境是语言实践的沃土。当学生置身于模拟旅行、实验操作等场景中,需调动词汇储备描述细节,用丰富句式传递感受。比如在 “美食制作” 情境写作中,学生为形容面团发酵过程,会主动尝试 “膨胀如云朵”“冒着香甜气泡” 等鲜活表达。这种浸润式学习不仅加深对词句情感色彩的理解,更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语言精准度,使文章表达更具感染力与表现力。

五、小学中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策略

(一)基于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素材库。教师可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细微之处:家庭里父母忙碌的身影、校园中课间嬉戏的瞬间、社区里感人的凡人善举。例如母亲节时,鼓励学生为妈妈做顿早餐、陪妈妈散步聊天,在这些平凡又温暖的互动中,观察妈妈的表情变化,聆听她的言语叮嘱。当这些真实的生活体验融入作文,笔下文字自然真挚动人,充满生活温度。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现代教学中,多媒体设备是构建沉浸式写作场景的得力助手。教师可灵活调用影像、音频、图片等资源,将抽象的写作主题具象化。例如在 “美丽的大自然” 主题写作前,通过高清纪录片展现云海翻涌、林间溪流潺潺的画面,搭配清脆鸟鸣与风声音效,让学生如临其境。这种多感官刺激能迅速唤醒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其在震撼与赞叹中迸发创作热情,将眼前美景转化为笔下妙语。

(三)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角色和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欲望。教师可以根据写作主题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思考、交流,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在进行 “一次难忘的旅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 “模拟旅行” 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导游、游客等角色,在活动中介绍旅行景点、分享旅行感受,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六、总结

本次研究围绕小学中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情境创设,发现其对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成效显著。通过创设各类情境,能有效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丰富素材积累,优化语言表达。不过,研究样本覆盖范围较窄,且以质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数据支撑。后续可扩大研究范围,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挖掘情境创设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教学实践提供更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亚娟 . 基于情境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策 略 [J]. 教 育 实 践 与 研 究: 小 学 版(A), 2017(2):3.DOI:CNKI:SUN:JYSX.0.2017-02-008.

[2] 吴秀丽 . 小议作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J]. 赤峰学院学报 : 自然版 ,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