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夜游演绎赋能历史文化名楼振兴
杨菡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1 引言:岳阳楼的文化意义与夜间旅游发展背景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建于公元220 年左右,历史1800 多年。因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忧乐精神闻名,1988 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 年入选首批 AAAA 级景区。作为文化载体,承载丰富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但传统观光模式面临体验单一、停留时间短、文化深度不足等挑战。2019 年数据显示,游客平均停留1.3小时,二次游览率不足15%,夜间收入占比不到 30%,反映传统模式难满足深度体验需求。
“夜间经济已成为城市文旅发展的重要引擎,历史文化景区如何通过创新模式激活夜间消费潜力,是当前文旅融合的关键课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2024)
2022年岳阳楼旅游区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标志夜经济新阶段。政策提供机遇。数据显示,近 3 年游客 2500 万人次,夜间 1600 万人次(64%),收入超 23 亿元。项目启动,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多家单位联合出品,投资 6800 万元,融合文化、科技、旅游激活文化潜能。研究基于观察和理论,分析项目的创新、技术、运营及影响机制。通过调研、调查和分析,探索历史文化景区活化路径,为全国提供实证参考。
2 项目理念与创新设计:文化IP 的当代表达与沉浸式体验构建
2.1 文化叙事重构
《今上岳阳楼》突破传统景区演艺模式,以”抽屉式剧本”和”章回体叙事”构建两条观演动线,形成”4大剧场 +3 大诗境”矩阵。游客在四大剧场参与时空旅程:南门化身范仲淹书童,双公祠见证滕子京修楼求记,七星碑廊对话李白等诗人,登主楼共鸣忧乐精神,从看景者转为入景者,完成文化认同。
创作团队深入岳阳楼历史文化研究,历时 18 个月完成剧本创作,组织 7 次专家论证会确保内容把关。在两地求记剧场,通过古籍考据还原北宋场景,使用宋代服饰和构件保证历史准确性。团队注重《岳阳楼记》精神内核当代表达,以现代戏剧手法使千年忧乐与观众共鸣。
2.2 科技赋能景观
项目遵循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原则,投入近200 台投影设备,运用3D Mapping 等技术实现三大创新:双公祠纱幕投影再现历史场景;七星碑廊全息影像实现唐宋诗人跨时空雅集;主楼剧场融合实景与光影构建5D 诗画宇宙。技术团队由顶尖专家吕亮、黄涛、刘猛等组成,进行了 3 个月光学测试,开发光影算法控制投影亮度安全。七星碑廊采用”空气成像”技术避免物理损害,实现历史场景还原与现代科技融合,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2.3 可持续运营设计
项目采用”主客共享”模式:白天游览,夜间 19:30-22:30 演艺。票务动态定价:平日 198 元 / 人,周末238 元/ 人;提供岳阳市民年卡(399 元/ 年)和家庭套票。人流控制:每场限500 人,每日三场,年接待54 万人次。
能耗管理:灯光设备用LED 节能光源,投影系统配备智能感应,无人区域自动休眠;能耗为传统65%,年减碳 120 吨;获湖南省文旅厅”文旅碳中和示范项目”认证,树立可持续发展标杆。此外,建立维护机制,专业团队定期检修,确保稳定运行。
3 技术赋能与运营体系:科技融合与产业链延伸
3.1 技术实施架构
《今上岳阳楼》采用多层次技术集成方案(表 1),其核心创新在于虚实空间的动态耦合。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了”时空折叠”系统,通过空间定位技术实现不同历史场景的无缝切换。在”把酒临风剧场”,水池舞台通过数控升降系统实现场景转换,配合无线射频技术触发演员与全息影像的实时互动。数字内容创作历时9 个月,20 余支团队完成270 天协同开发,通过多轮技术联测确保设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3.2 产业链延伸策略
项目通过“宴+ 演+ 秀”融合带动夜间消费链 夜市和洞庭南路街区,形成“夜演- 夜宴- 夜购”动线;业态创新 新增NPC 演员等300 余岗位。该模式提升游客停留时间至 3.5 小时 40%∘ 端午节期间,联动 30 家餐饮企业推“夜宴巴陵”活动,开发“忧 同时,岳阳楼文创店推“月照岳阳”夜光产品(78 款),首月销售突破 建完整夜间消费生态,演艺项目成为核心驱动力。
3.3 运营管理体系
项目建立了科学的运营管理体系,包括客流调控机制、服务标准体系和应急响应预案。在客流管理方面,采用预约制与分时段入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客流高峰,动态调整场次安排。服务标准体系涵盖演员表演规范、设备操作流程、游客服务指南等 12 项专业标准,确保服务品质的一致性。应急响应预案针对设备故障、天气变化、突发事件等制定了35 项应对措施,保障项目安全稳定运行。
4 文旅融合效应分析:品牌升级、经济带动与游客体验
4.1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今上岳阳楼》作为旅发大会核心,重构岳阳" 夜巴陵" 文旅IP 体系:媒体传播获央视报道,曝光超2 亿次;活动矩阵联动" 洞庭渔火季" 举办烟花音乐节等活动, 品牌延伸吸引茶颜悦色、中百罗森等品牌入驻,推动老字号 "1958 味腴楼 " 焕新。 2025 年岳 升 27 位,夜间文旅吸引力跃居全国第15 位;接待国内游客3850 万人次,增20% ;入境游客42 万 增 30% ;旅行社效益提升 20-30%, 。项目推出后,社交媒体提及量增长 300%," 岳阳楼夜游 " 话题播放量达 6.8 亿次,品牌价值提升使岳阳从传统旅游城市升级为文化深度旅游目的地。
4.2 游客满意度实证
根据湖南理工学院旅游研究所进行的《岳阳楼旅游区夜间旅游游客满意度研究》(2025 年 6 月),通过对1250 名游客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因子包括:灯光及景观组合(因子载荷 0.87)、文化独特性(0.82)、业态丰富度(0.79)。具体满意度评价如表2 所示:

《今上岳阳楼》针对性优化游客体验:在”两地求记剧场”复原北宋市集,游客可品尝君山银针、撰写诗文;在七星碑廊提供岳阳楼造型甜品等特色消费;在动线设计上衔接汴河街夜市,形成消费闭环。来自上海的游客林思榕在采访中表示:”岳阳楼现在不仅是一个打卡景区,更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的象征,这场夜游让我深刻理解了’先忧后乐’的精神内涵”。游客体验的提升不仅体现在满意度数据上,更反映在游客行为变化上,如停留时间延长、二次消费增加、推荐意愿增强等。
4.3 经济效益量化分析
项目自 2025 年 5 月运营至 12 月,接待游客 42.6 万人次,门票收入 8430 万元。带动效应显著:周边酒店入住率升 22% ,房价涨 35% ;汴河街夜市客流增60%,商户日均营业额1.2 万元;岳阳楼二次消费占比从 25% 升至 48%∘0 2025 年全市夜间旅游收入达 186 亿元,占旅游总收入比例升至
项目直接创造就业 312 个,间接带动 2800 余岗位。吸引年轻游客占比 54%,改变中老年为主结构。每 1 元门票带动 7.3 元综合消费,体现文旅高附加值。
社会文化影响:提升岳阳楼文化认知,传播" 忧乐精神" ;促进传统与现代融合,焕发遗产活力;增强市民文化自信和城市认同。项目开展 " 岳阳文化传承计划 ",2025 年接待研学团队 320 批次,覆盖学生 1.8 万人次。文化传播效应成为城市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
5 讨论与建议:挑战与优化路径
可持续发展建议提出优化路径:分时分区管理方面,增设下午场次并开发数字衍生品,通过 VR 技术拓展线上体验;文化深度开发方面,联动非遗项目打造研学产品,开发主题夜游线路;智慧服务升级方面,应用 AR导航和交互终端,建立客流预测系统;产业生态构建方面,设立创新基金和夜经济联盟,制定统一标准;绿色运营深化方面,推广太阳能照明和新能源车,建立碳汇交易机制。同时构建三层体系并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加强人才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
理论启示表明,《今上岳阳楼》项目验证文旅融合四维模型:时间维度延伸游览时段,空间维度突破景区边界,体验维度实现沉浸传达,产业维度构建融合生态,为同类遗产地提供可复制路径。
结论指出,该项目通过夜游活化景区,提升城市品牌,体现文化、技术、产业三大创新:文化上转化文本为体验增强认同,技术上激活历史空间平衡保护与创新,产业上延伸消费链带动夜经济,2025 年岳阳夜间收入占比将超 50% 。项目创造综合效益 23 亿元,未来需拓展虚拟平台和深化区域合作,打造“长江名楼夜游走廊”。模式坚持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利用、社会与经济效益三结合,为全国提供可推广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雅如,赵萱. 打造湖湘夜游新样本 《今上岳阳楼》亮相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N]. 红网, 2025-05-25.
[3] 杜立,周磊,等. 民建商贤聚巴陵②|文旅夜宴点亮洞庭!2025 年全国民建会员企业家岳阳行启幕[N].湖南日报,2025-06-26.
[4] 张格,余春生,等. 岳阳楼 " 上新" :千年名楼焕发文旅新活力[N]. 新华社, 2025-05-23.
[5] 光影交错,梦回千年!《今上岳阳楼》即将亮相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N]. 凤凰网湖南, 2025-04-01.
[6] 李婷,赵萱 . 千年名楼有了新玩法——沉浸式夜游项目《今上岳阳楼》带你穿越千年 [N]. 新浪网,2025-05-27.
[7] 李安琪. 岳阳楼旅游区夜间旅游游客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D]. 湖南理工学院, 2023.
[8] 陈雅如. 实探《今上岳阳楼》首演现场:夜游开启千年实景" 剧本杀"[N]. 红网, 2025-05-
[9] 岳阳楼区掘金" 夜经济" 旅游区九成以上商户夜间营业 [N]. 每日经济, 2023-06-08.
[10] 阮占江,帅标,等 . 《今上岳阳楼》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重磅亮相 打造湖湘文化夜游新样本 [N]. 法治日报,2025-05-27.
[11] 国家文物局. 文物活化利用创新案例集(2025)[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25.
[12]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 年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报告[R]. 长沙:湖南文旅发展研究中心, 2026.
[13] 王受之 . 城市文化品牌构建中的文旅融合路径研究 [J]. 旅游学刊,2025, 40(3): 45-58.
[14] 戴斌 . 夜间经济与城市文旅发展新动能 [J]. 中国旅游评论,2024(4): 12-19.
[15] 岳阳市统计局 . 岳阳市 202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Z]. 2026-03.
[16] 刘思敏,张凌云 . 沉浸式体验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应用研究 [J]. 旅游科学,2025, 39(2): 34-47.
[17] 中国旅游研究院. 2025 城市文旅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R].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26.
[18] 湖南省旅游学会 . 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效益评估研究(2021-2025)[R]. 长沙:湖南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26.
[19] 范周 . 文旅融合背景下夜间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J]. 文化创新研究,2024(6): 23-31.
[20] 吴必虎. 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25.
[21] 张朝枝 . 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探索 [J]. 旅游学刊,2024, 39(1): 15-28.
[22] 保继刚 . 城市旅游发展的文化驱动力研究 [J]. 地理研究,2025, 44(2): 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