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流量”与“质量”博弈:新闻编辑写作的要点探索

作者

冯小燕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在融媒体时代,各类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受众需求不断拓展、传播理念不断更新,这样也让传统的新闻编辑写作工作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机会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怎样用好“流量”提升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保证“质量”提升新闻报道可信度成为一个需要思考并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流量”与“质量”博弈下的新闻行业

(一)新闻媒体追求“流量”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环境发生了变革,新闻媒体转型升级也成为必然趋势,技术赋能成为发展媒体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各类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媒体内容生产效能,以 AICG 技术为例,主流媒体积极迎接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运用 AI 技术,精心策划创意新闻产品,实现了内容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的变革,更激发了媒体融合的新动能。主动拥抱技术也需处理好一些实际问题,当信息交流的主战场从报纸、电视转移到网络上,以流量、评论等评估新闻的传播效果也成为发展趋势,这是全媒体传播生态下用户信息消费行为指标化和数据化的具体表现,用好“流量”可以提升媒体的竞争力和知名度,还能因流量给媒体带去更多的发展机会,流量大的媒体,更容易获取优质资源和发展机会。因此,在全媒体时代,追求“流量”是提升新闻媒体竞争力、提升行业影响力的关键要素[1]。

(二)新闻媒体坚持“质量”的必然性

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是党的耳目喉舌 , 是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在媒体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在政治上,保持和党中央的一致性、坚持无条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切实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成好政府与民众的桥梁纽带。新闻媒体保持报道的“质量”具有多方的 必然性,从社会层面上看,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能精准且客观呈现事实并减少不实信息的传播,通过发布准确可靠的新闻信息,保持新闻的权威性。比如,在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社会事件发生之后,新闻媒体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优质、有深度且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是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保障,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从受众角度上看,新闻媒体坚持质量为先,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基于真实、准确、有深度新闻报道为受众提供客观全面的信息支持,可以帮助受众更好地接受并理解社会现象和事件本质。以质量为本的新闻报道是树立起权威和信任的关键,坚持质量为本能树立行业标杆、引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

二、“流量”与“质量”博弈下的新闻编辑角色定位

(一)信息的梳理者

新闻编辑需要整合各类内容,将碎片化的新闻信息整合起来,搭建科学完整且有效的信息框架,新闻编辑要有透彻了解新闻来龙去脉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在客观分析媒体平台生态环境、传播节奏、反馈机制等内容,以合理的架构整合各类信息,实现信息的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结合。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基于“策划——互动——反馈”三位一体的传播体系,从全局出发,统筹协调各类媒体平台的特性,实现了新闻信息在多个媒体平台的协同传播。

(二)舆论的把控者

新闻媒体传递了新闻事实,同时,也把控了社会舆论,新闻编辑选题关注的是社会热点和痛点,也是大多数受众都关注的话题,不同表达风格的新闻能给受众不同的阅读体验,尤其是在重大舆情事件面前,因言辞不当、角度不当所引发的影响是非常负面的。新闻媒体编辑的写作中,把控好写作内容的理性和客观,才能减少舆论误解,并以客观冷静的叙述,精准分析并把控社会公共议题的传播导向。

三、“流量”与“质量”博弈下的新闻编辑写作的要点

(一)夯实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质量

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不断发展变化,新闻编辑也要基于发展需要,打破原有的编辑写作理论,进行新媒体化重组,顺应新时代下融媒体工作环境,找到具有特色的创作模式。新闻编辑创新文字编辑能力,掌握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字特色,提升文字应用能力才能提升编辑质量,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闻编辑要融合新兴词汇,根据新闻内容融入一些情感元素,紧跟时代步伐并创新文字编辑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更要练就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处处留心皆新闻,只有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在工作创新中掌握主动权寻找灵感,才更有可能找到新闻的切入点。新闻编辑要站在高处看问题,做到局部中有整体,微观中有宏观,用心写作、深入挖掘,方可做好本职工作,提升工作质量 [3]。

(二)用好各类技术,做好写作补充

在信息化时代下,各类技术融合于融媒体时代成为必然趋势,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ChatGPT 等技术的发展,逐渐改变了新闻媒体的内容形态、生产模式,除了夯实自身的需要,新闻编辑要努力学习新媒体生态下的各类新兴技术,以各类技术为新闻编辑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创作支持。以“新华智云”等平台为例,在平台上,可以进行图片识别、视频编辑等工作,在写作中,该平台可以迅速生成新闻摘要,降低了编辑的工作强度。用好各类技术的核心是从单一的稿件编排和把关工作中跳脱出来,深入理解技术逻辑,以技术为新闻编辑工作做好智能分析支持、数据支持,给新闻编辑工作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技术浪潮下,新闻编辑要积极拓展延伸写作的载体,强化新技术的应用,并适应新兴技术,提升编辑效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需要以数据挖掘、短视频编辑、虚拟现实等技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业务技能的提升,顺应新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转型趋势[4]。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写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自媒体发展浪潮不可阻挡,新闻的关注度和点击量成为检验新闻质量的标准之一,但与此同时,新闻编辑也不能随波逐流,只有坚持以事实为准绳,以保障新闻质量为前提,才能真正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保持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罗相如 . AIGC 驱动的非虚构新闻写作革新——“网络新闻编 辑室”模型的应用与展望 [J]. 传媒论坛 , 2024, 7 (20): 13-16+53

[2] 纪树霞 . 新媒体下新闻写作技巧的转型发展路径 [J]. 中国报业 ,2024, (17): 204-205.

[3] 赵梦卓 . 试析财经类新闻采访及新闻编辑写作的要点 [J]. 传播力研究 , 2019, 3 (12): 105-106.

[4] 徐燕 . 财经类新闻采访及新闻编辑写作的要点探索 [J]. 传播力研究 , 2018, 2 (29): 134.